喬玉妙從屋子裏走出來,進了堂屋,剛剛她見他穿得那麼正式,那麼好看,就也回屋打扮了一番。
她總不能被他比下去不是?
略施了薄粉,抹了胭脂,在臉頰推開。娥眉上了粉,櫻唇點了朱,淺粉的短襦,八福麵兒的桃花褶裙,腰間一根寬腰帶,整個玲瓏小腰都包在腰帶之中。女兒家身姿的妖嬈曲線,凸顯出來,柔中帶著嬌媚。
桃花眼一轉,眸光中的瀲灩就落到齊言徹的身上
喬玉妙一出現在堂屋門口,齊言徹的目光就轉了過來,眸中便是閃過驚豔。
在秀儀巷的堂屋中,齊言徹,喬玉妙,舒清,喬玉珩還有媒婆,一起吃圍在桌邊吃飯。
秀儀巷的入口停著齊言徹的馬車。
今天的馬車又與往日的馬車不同,往日的馬車一向低調,上麵不會有關於鎮國公府的標記,乍一個隻是一兩普通而又做工精良的馬車罷了。
今日的馬車車壁上和車馬車門上都寫了極大的“鎮”字,以顯示馬車的所屬權。
除了齊言徹坐了馬車過來以外,還有貼身小廝元路、統領衛陌,以及鎮國公府的兩個管事。
齊言徹跟著官媒婆子進了秀儀巷的二進院子,其他人都留在了秀儀巷的入口。
秀儀巷是同一條大路相垂直的,入口處,行人來往穿梭,來來往往的人有很多。
齊言徹的馬車,帶著鎮國公府的標記,周圍又圍了一圈人,十分顯眼,路過的行人想不留意都不行。
“這馬車是鎮國公的?在邊疆立了大功,被奪了爵,又被封了爵的那個,那個鎮國公?”
“鎮國公的馬車怎麼停在這裏?旁邊還有好多人侯著呢。”
“就是,這裏不是秀儀巷嗎?這就一條普通的小巷子罷了。”
“是鎮國公在這裏嗎?還是旁人坐了鎮國公的馬車。”
“肯定是鎮國公本人。”
“你又如何知道?”
“鎮國公是新封的爵位,鎮國公府裏又沒有什麼女眷,隻有鎮國公一個主子,不是鎮國公本人,還能是誰?”
有好事之人,大著膽子湊過來張望張望,剛開始是三五個人,隨後是七八人,十幾人,然後人吸引人,最後,在秀儀巷的入口之處,竟然圍了厚厚一圈人。
好奇的,打探的,不明所以的,竊竊私語,相互詢問。
元路從馬車旁邊向人群走了過來,揮著手,趕人:“不要圍著了,不要圍著了,都散開吧,都散開吧。”
“這位小哥,這真的是鎮國公的馬車嗎?”有一個男人的聲音,在人群中喊了出來。
元路點了點頭:“馬車上寫著的”鎮“字,不是咱們國公爺的馬車,還能是誰的?”
“鎮國公到咱們城北秀儀巷來微服私訪了?”又有人好奇的喊了一嗓子。
一個老管事走了出來,擺了擺手:“什麼微服私訪,別不懂就亂吊書袋子。再說了,咱們鎮國公府的旗號打得明明白白,咱們國公爺今兒是熱熱鬧鬧到秀儀巷來提親來的。”
“提親?”
“鎮國公提親?”
圍觀群眾頓時吵鬧起來,齊言徹弱冠五年都沒有成親,整個大景朝的人都知道。雖然世人對這一點眾說紛紜,也有各種不同的猜測,但是這位國公爺不成親的事情,人人都知道,時間久了,世人心中便也默認了齊言徹不成親的這件事情。
乍一聽,齊言徹要成親了,在場的路人,無一不是震驚萬分。
“是國公爺提親?”有人不確定再問。
老管事揚著脖子,抬起頭,大聲說道:“聽好了,今兒國公爺到秀儀巷給喬家姑娘提親來了。”
鎮國公到秀儀巷來,給喬家姑娘提親來了!
鎮國公的親事有著落了,本就是讓人震驚的消息。而且,這提親的對象不是高門大院的大家閨秀,而是秀儀巷裏的一位姓喬的姑娘。
於是,齊言徹到秀儀巷提親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
隨後,眾人便要問一問,這喬家姑娘,到底是哪家的姑娘了。
互相之間打聽打聽,打聽著打聽著,這喬家姑娘的身份也就打聽出來。
這喬家姑娘可不是一般人,那萬卷書圖書館的女東家。
再一打聽,喬家姑娘的身世和過往,就都被八卦出來。
這喬家姑娘原本是嫁過人的,而且還是嫁人之後,自請下堂的。她原本也是侯府嫡女,大家閨秀,因為自請下堂,被夫家休了,所以被娘家除了宗族。
如果她再跟了鎮國公,那可就是二婚了。
二婚也就罷了,這姑娘的前夫,竟然還是鎮國公的親弟弟,就是如今的齊國公。
這喬家姑娘是先嫁了當弟弟的齊國公,然後自請下堂。如今這當哥哥的鎮國公又來向她提親。
這可不就是一個女子竟然先後嫁給了兄弟二人?
如此傳奇的故事,正是普通老百姓最是喜聞樂見的八卦了。
於是,不過一兩日,幾乎整個京城都知道齊言徹向喬玉妙提親的事情。
對於這件事情,幾乎一夜之間,坊間就有了許許多多的傳言。
比如有的說,喬玉妙和齊言徹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結果被父母棒打鴛鴦,生生拆散了,把喬玉妙許配給了當弟弟的齊言衡。齊言徹傷心欲絕,不想看到心上人和自己的弟弟成親,就帶著一顆受傷的心,去了戰場。
那喬玉妙也難忘年少時的竹馬,終於在齊言徹得勝歸來之後,不顧雙方家長的反對,執意自請下堂。
如今青梅竹馬重相聚,齊言徹和喬玉妙有情人忠誠眷屬。
再比如,喬玉妙乃是狐仙所幻化,妖媚無比,隻要她願意,就能將男人迷的神魂顛倒。之前,她看上了風度翩翩的公子哥兒,就嫁給了齊言衡。等齊言徹回了京,她又看上了英雄偉岸的大伯子齊言徹,所以就施了手段勾引齊言徹,把齊言徹也迷得神魂顛倒,哪怕她是二婚也一定要把她娶回家。
再比如,齊言徹回京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和自己的弟妹暗度陳倉,有了苟且之事,兩人背著齊言衡相好了一陣子,後來,兩人不甘於這樣偷偷摸摸的往來,所以喬玉妙就自請下堂,等過了這一陣子,再讓齊言徹上門提親。
這些傳言有的傳得是有聲有色,有的則是漏洞百出。
當竇媽媽把這些傳言告訴喬玉妙的時候,喬玉妙隻是淡淡笑了笑。她並沒有放到心裏去。
說這些外人的評說,是在她的預料之中的,並不是什麼出人意料的事情,她也早已有了心裏什麼準備。再說她行得正,坐得直,內心夠強大,不怕這些唾沫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