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欣喜萬分的領了判決,當即要上任做一個巡城小兵,這工作是莫顯音最早在長安做過的。
魏元忠出場,宣判結果由上官婉兒擬定,楊浣紗宣讀,如果要是換在鳳儀殿或者是太極殿內,當著文武百官宣判,必定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但現在沒有文武百官,也沒有人反對,不過反對是肯定存在的,隻不過不在這一刻。
為了表示誠意,魏元忠留下跟師正業一起旁聽,接下來出場的是邢阡陌,他一來就跪在堂下喊冤。
武後一臉疑惑,崔緹忙解釋:“邢阡陌一直想要見太後,但被我們阻止了!”
邢阡陌大喊:“太後,下官冤枉!”兩名公差立刻阻止他,但他振臂反抗,居然從兩名公差手裏掙脫,拖著鐐銬就要向堂上衝去,蘇紅跟鄭雨容立刻拔出佩劍,攔在他身前。
武後怒目而視,喝道:“大膽,這裏是大理寺,本宮命你隨楊彩衣,孔均前往幽冥島排解江右使跟莫顯音之間的誤會,你卻留於武昌不作為,而且還阻止楊彩衣行事,你有何冤枉的?”
邢阡陌閉了嘴,崔道:“人犯邢阡陌咆哮公堂,藐視聖駕,逐脊杖四十,罰守京城端午門!”
兩名公差將起拖到堂外,就開始杖罰。
狄仁傑又念道:“莫顯音借跟江右使糾紛,糾集江湖亂黨百十餘人(隻是有名有姓的),現在這群亂黨生死不明,下落不定,但聚眾滋事,實為大患,故命盧正道為此案緝捕,協助鳳羽衛緝捕所以參與滋事的亂黨!”
楊浣紗念了亂黨名單,排名第一的就是莫顯音的護衛李且,第二位劍神清一風,師正業的臉上很掛不住,但武後道:“亂黨之首清一風已經不必追輯!”
眾人皆是疑惑,師正業以為太後大發慈悲了,但武後卻對蘇紅道:“請赤霞道長覲見!”
楊奕跟師正業聽了,如同五雷轟頂。
隻見蘇紅領著一個頭帶鬥笠,個頭奇高的道人走了進來,他摘下了鬥笠,露出了一張狐狸臉,武紅葉見狀,感到腹中難受,但見赤霞道人上手奉上一隻木盒,道:“貧道從突厥國歸來,為太後準備了一份厚禮,望太後笑納!”
武後一揮手,楊浣紗下來,接過木盒,拿到武後身前,打開,楊浣紗小姐立刻驚得花容失色,雙手顫抖,因為木盒裏是一個人頭,具體的說是她曾經的救命恩公的人頭。
武後就疑問:“何人首級?”
楊浣紗不語,將木盒公示堂上眾人,幾乎所有人都驚訝了,師正業立刻跪了下來,忍不住失聲痛苦,這個人頭就是他師父就是清一風的。
狄仁傑也沒有想到武後會來這一出,也不知所措。
赤霞大人道:“此賊是貧道在突厥遇到的,乃華山劍神清一風,一世幫追輯的‘天’字號要犯!貧道就順手為朝廷除害!”
師正業擦掉了眼淚,向這個道人投去仇恨的目光。
武後道:“既然清一風已經被除掉,那從今以後任何人不得再提,也不得以此找師正業的麻煩!”
狄仁傑不斷向師正業使眼色,要他克製,就連楊浣紗跟魏元忠也在暗示他要忍耐,師正業兩眼發紅,就要發狂,這時邢阡陌冷笑了一聲,雖然他一直在挨打,卻咬緊牙關,默不作聲,當他聽到木盒裏的首級是劍神清一風的時候,他冷笑了。
武紅葉看到人頭,終於忍不住嘔吐,就要嘔吐,被侍婢巧兒帶了出去。
師正業有些不能自已,狄仁傑立刻道:“將師正業拖到殿外,杖責二十!”
眾人疑惑了,就裏連赤霞大人也疑惑不解,但兩名公差已經去抓師正業,狄仁傑向這兩名公差使了個眼色,其中一個公差是他的近衛郎衝。
郎衝立刻明白,他並沒有去拽師正業的胳臂,而是在師正業的後脖頸上輕一用力,師正業就暈了過去。
邢阡陌被手臂粗的木棒打了四十,已經皮開肉綻,但仍咬緊了牙,被倆侄兒放在了門板上抬著,還未出去,就見昏迷的師正業也被放到了長凳上挨打,就疑惑了。
隻挨一棍,師正業就醒來了,他看到的是皮開肉綻的邢阡陌和兩個不知所措的少年。
師正業不顧自己挨打,忙對倆少年道:“你們先不要走,等下我跟你們一起走,你們在京城裏舉目無親,會流落街頭的,我帶你們回我家去!”
赤霞道人就向武後疑問:“貧道雖然剛從突厥歸來,但也可以為太後效勞的!”
武後道:“你的高徒浮雲也是此案的被告,還有他的同黨代全,他二人現在下落不明,既然你原意為本宮效勞,那本宮就命你去現在二人,然後抓回來交由來俊臣審理!”
赤霞道人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武後卻疑問:“狄愛卿,你的這個學生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都已經在挨打了,還在為別人著想?”
狄仁傑坦言:“此等人,若非大智若愚,就是真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