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動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_ICPC)在中國的發展(1 / 1)

ACM/ICPC是國際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組織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的英文簡稱。

計算機解題的核心是算法設計,而算法設計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實踐能力。數學具有運用抽象思維去把握實在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時的建模過程是一個突出主要因素的科學抽象過程。進行抽象和形式化需要學習和掌握常用的計算思維方式。

《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高級教程 第一冊 程序設計中常用的計算思維方式》是針對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而編寫的參考書。本書的出版填補了我國在ACM/ICPC方麵相關圖書出版的空白,推動了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在我國的深入和發展。

本書的作者是吳文虎和王建德。吳文虎是清華大學計算機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語音識別及語言理解、語音合成、語音信號數字處理等。從1998年至今,吳教授作為總教練和領隊,曾15次帶領中國隊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累計獲金牌51塊,屆屆名列前茅,2002年獲信息學奧林匹克國際委員會頒發的“特別貢獻獎”。1997~2008年,吳教授連續13年指導清華大學的學生進入ACM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總決賽,多次獲金牌、銀牌,並於2009年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傑出教練獎”。王建德老師是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著名教練、專家,全國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兩位老師都有多年輔導學生參賽取勝的寶貴經驗。

本書根據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具體賽事情況進行內容設計,作者從大量典型賽題的解題思路中梳理出六種常用的計算思維方式:正確認識和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構造性思維;目標轉化思想;分類與分治思想;逆向思維;猜想與試驗等,旨在引導參賽選手學習並掌握編程解題的一般思維方法和過程,提高解題能力。對準備參加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學生能夠起到指導作用。

本書的寫法是以有趣的引人入勝的賽題開頭,著力分析解題的思路,但又不停留在問題的解決上,而是以點帶麵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將各種解題方法上升到科學思維的高度上來加以研究和比較,歸納出富有內涵的帶有規律性的認識,給學生以啟迪。這樣做,可使學生在編程實踐中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利用計算機這個人類通用智力工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是學生畢業後成就一番事業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

本書一經出版便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希望盡快看到第二冊問世。鑒於此,出版社也正在聯係作者,加緊工作,力爭早日推出《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高級教程》第二冊,為推進ACM/ICPC這項賽事的發展,為我國的計算機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