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生命裏的紀念日一樣,計算機教育這樣一本刊物,在編委和編輯們的積極努力下,在無數一線教師的莘莘嗬護下,便有了勃勃的生機,便被賦予了鮮活而感人的生命。於是,100期,就成為她生命當中一個重要的紀念日。這紀念日不僅僅讓她檢省和總結過去,規劃和欣籌未來,更重要的是,這紀念日應當也必將會成為她的一個新的裏程碑。
我們來看看前100期出版的有關數據:
發表文章總數:3000餘篇
刊出欄目總數:近100個
目前年平均發表論文數:870篇
全國計算機教育優秀論文大賽參賽論文總數(每屆平均數):1026篇(205篇)
全國計算機教育論壇參會總人次(每屆平均人數):810(160)
根據《2008年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科學出版社)顯示:
影響因子:1.002;總被引頻次:997;他引總引比:0.77;Web即年下載率:24.0
……
縱觀前100期的內容,我們關注了從專業課到基礎課、從理論課到實驗課的所有課程,報道了近百個計算機教育教學方麵的熱門話題,做了三十多個人物專訪;我們開設了弘揚師德師風的欄目“名師講堂”,專門謳歌辛勤在教學一線的園丁;我們聘請專欄作者,開展“思維碰撞”,為開辟新的教學模式拓寬思路;我們謹遵教育部的政策,努力宣傳教改思想,挖掘每一篇教改文章的閃光點……
為了促進高校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教學理念的進一步提升,我們還與微軟和英特爾公司合作,報道他們對高校精品課程和實驗室建設的資助以及與各高校的合作,連續幾年為英特爾公司開辟專欄,並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十周年時特別出版微軟專刊。
除此而外,我們還開設了“報刊引證報告”欄目,比較在同行業期刊中,計算機教育雜誌在載文、引文和被引文方麵的進展,以此作為雜誌選文的參考依據,為雜誌早日進入專業期刊的先進行列做準備。
雜誌的發展模式有很多種,有的刊物發行量大,擁有固定的讀者群;有的刊物沒有固定的訂戶,隻有大量的贈閱,可優質精美的用紙和印刷,支撐著無數的商家和企業;還有的刊物既沒有大量的訂戶,也沒有太多的廣告,但它仍然可以獨立自主地生存,這就是以高校學報為主的學術期刊。無論哪種模式,存在和發展的關鍵是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和市場,為讀者擁戴。計算機教育正是背負著十幾萬一線教師的期盼,去實現為行業“搭建交流平台,挖掘新思想,發現新人才”的辦刊理念。
100期,應當是一個總結的紀念冊,為讀者和編者創造一個紀念的契機,在未來出版的無數刊物裏,留一處回眸的亮點。
在值得紀念的100期特刊裏,我們特約了李未、楊芙清、李國傑、李德毅、倪光南和張鈸等六位院士為雜誌題詞,他們對計算機教育事業的殷切希望,他們對計算機科學的孜孜以求和在教育一線率先垂範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和激勵著雜誌人的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