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聖堂並不限製學霸們的自由,想要報效祖國,學成後隨時隨地都可以走,而且也不禁止他們將學到的包括武學在內的一切知識傳播出去!
想必在這個體係構建完成的那一天,太宗帝也曾自豪的感歎,“天下英才盡入吾轂中矣!”
這就是這世界最頂級的學術科研機構,最最頂級的,研究諸子之學,研究至深武學,和各種與天道有涉的學問,如數算力學星象等等等……
進入此地的學霸們,說是不限來去自由,可就像被請去喝臘八粥的群豪,真離開的沒幾個。
假如這世界有禁地排名,那五座聖堂必定包攬前五,萬人敵的絕世高手不要太多啊。那有數百絕世高手參與的直擊紫金鑾的盛舉,不就有幾個是在聖堂做掃地挑水煮飯什麼的老夥計麼。難道那些真學霸們連這些服侍他們的人都不如?
呃……隻能說是研究天道太沉迷,連人世代謝,帝國興廢這樣的大事都無法將他們從天道的世界中拖離。
這麼想著,軒轅啟明有種後知後覺,原來自己現在住的地方不叫皇宮,而該叫“老虎口”“惡龍潭”啊!
隻是惡龍們都在沉睡罷了。
想著隨便幾個老爺子閑的沒事就可以半夜跑宮裏找自己玩耍,怎麼就渾身不得勁兒呢,這個皇帝當得,越了解越覺得逼。
“隻要是太宗血脈,大概一隻吉娃娃坐在殿上也是沒關係的吧?”進入殿宇正對皇城的某個專門為皇帝開設的特別通道,軒轅啟明心中漫漫的想著。
沿途也有些懶懶掃地或侍弄園林的人,看到軒轅啟明一行人也沒有任何特別的表示,更有些喃喃自語,目光呆滯的從身旁經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把他們當成了空氣。
有一個不知想到了什麼,伸出左手在麵前輕輕虛握,然後離得有近十米的皇帝就感覺那人掌心處似乎開了個漏洞,四周的空氣往那裏急速湧去,而他本人也一個趔趄就要向那掌心飛去。
尉遲武功這混賬,大概也是受了此地氛圍的影響,對他這個皇帝也是毫無敬意,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半拖半拽的往前就走去。
“陛下自小沒有修煉高深的武學吧?今次正好一起辦了,到時你也可趁機挑選一門合心意的。”大宗令在旁道。
嗯,皇帝也還是有特權的,我不是學霸也能隨便來。這麼想心裏舒坦些。
聖堂最中央的石塔共有八十一層,每層十米,逐層縮小,像極了一根插入天空的針。
裏麵珍藏著有史以來各類值得珍藏的學術專著和武學典籍。
“此乃聖祖花費海量的人力和物力修建的藏經閣,此地和四個分堂的一樣,不分大小……”
他倒是不知道皇帝在聽到“藏經閣”幾字,又在浩瀚如海的書架間不時看到一個個無名老叟整理翻閱各種典籍時心中那濃濃的吐槽欲,繼續邊走邊說:
“藏經閣前八十層按照價值從低到高分為黃玄地天荒洪宙宇八個檔次,現今所有流傳於世的神功秘籍的定品也依照此法。而後每品又細分了十個檔次。
閣中典籍的價值並非固定不變的,除了一些堪稱奠基或者極具開創性的典籍,或更稀少的因極其超前被時代埋沒而又被後世發掘不降反升的,最通常的情況是其所在樓層都會隨著歲月流逝而逐漸降層。
聖祖說過,一代新人換舊人,後來人都是站在巨人前賢的肩上,取得更大更新的成就是理所當然的。”
皇帝對此沒有表示,不是不想吐槽,而是裏麵槽點太多懶得管了,問:“那些連第一層都待不住的又該怎麼辦?”
他們此刻正走在藏經閣第一層,占地實在太大,其中藏書浩如煙海,即便心中吐槽欲濃濃,可他心中也有肅然敬意,這藏經閣檔次一點都不啊,這閣中所藏,是一個主宰四百億平方公裏的世界級文明的心血結晶,不僅僅是諸子哲學和武學,各類文學藝術各種對世界產生過影響的知識,都在其中!
大宗令道:“自然就是將其清理出去,這也不是壞事,沒有什麼可惋惜的。
這要麼說明這些典籍多有糟粕或與時代落伍再無任何價值而被今人舍棄,文明又完成了一次蛻變;
要麼就說明那典籍所載已經融入天下所有人骨髓裏,已成為理所當然的道理,不需再有任何典籍說明了。這更是可喜可賀之事,說明我們完全吸收了書中智慧,其在無任何價值。”
喲,看不出您老看著古板思想卻如此先進啊!
結果大宗令很掃興的補充了一句:“藏經閣奠基之時,聖祖就有訓誡,我們立此藏經閣,不是為了炫耀,不是供奉,不是讓人覺得,哇,好壯觀,好偉大……
我們立此閣的目的是為了吸收,為了超越,我恨不得千百年後此刻閣中藏書麵目全非,今日所珍藏的典籍全部被後人們踩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