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太宗帝開始了他偉大的旅程,四遷國都,每一次都將那些老弱者,掉隊者留在故地,自己帶著最精幹最忠誠於他的國人於窮山惡水間開辟新基地,篳路藍縷,跑馬圈地,搶占全世界!
最後,他將真正的帝都定在世界的中心,也是最膏腴精華之地,他命名為天元路內,是為天元神都。
軒轅啟明看著大宗令展開的世界地圖,悠然神往,心潮澎湃。
太宗帝統一定義了度量衡,和他的認知幾乎一樣,整個已知世界,近似一個以天元神都為圓心,向四周十一萬公裏左右半徑的圓,在此之外,東邊南邊是大海,連一個島嶼都沒發現常年驚濤駭浪令人絕望的大海,西邊是不毛死地,越往北越森寒的生命禁區,太宗帝將之統稱為“世界牆”。
他還利用無數忠誠於他的絕世高手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初步丈量。
他命一億平方公裏之地為路,一千萬平公裏為道,一百萬平方公裏為州,十萬平方公裏為府,一萬平方公裏為郡,一千平方公裏為縣,一百平方公裏為鎮。
世界牆內的可知世界總有四百零八路,即四百零八億平方公裏,比前世星球的表麵積大了八十倍,其內孕育的文明和部落有如元江沙數,數不勝數。
若按正常節奏當這世界相距遙遠的無數文明曆經磨煉彰顯自身的璀璨輝煌之後相互碰撞時會是何等的波瀾壯闊,又會有多少不朽的哲思,偉大的聖賢,燦爛的文明誕生,讓這個世界絢爛多彩,極盡奪目,可這一切,因為太宗帝的宏圖,再也不可能發生了。
他早早的把旗幟插遍了整個世界。
他的出生地,也是第一個故都,稱古都或南都,在天元神都以南近六萬公裏處,然後太宗帝在二甲子壽,即一百二十歲後第一次遷都,在天元神都以東近六萬公裏處再創基業,又稱荒都或者東都,而後他又於三甲子壽時遷寒都也稱北都,位於天元神都以北六萬公裏處,再於四甲子壽後遷於天元神都西六萬公裏處,定白都又稱西都。
最後他於五甲子壽後最終定於天元神都,世界的中心,帝國也首次有了自己的名字,天元帝國,世界也有了自己的稱呼,天元界,天元大陸。而後,他在最後的兩甲子人生中,按照自己的心意打造世界。
以甲子紀壽,活了七甲子四百二十歲,在一個曆史武俠劇裏活出玄幻仙俠劇的高度,這也讓軒轅啟明吐槽不已,不過大宗令卻覺得太宗帝作為武道始祖做到這點沒毛病,這恰證明了他的偉大,不與凡俗同列。
除了把天元路作為帝國的自留地外,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無窮盡的分封國家,所謂“分封八百萬”是也!
在他漫長的圈地生涯中,一個曾經追隨過他的小兵或其後裔他都至少是以一鎮之地的小國相酬,這也是封國的最小單位,鎮國,縣國,郡國,府國……貢獻越大封國越大,再於四故都封四皇,這是他真正的嫡係舊部,以輔鎮四極。
以國相酬,唯一的義務就是承認天元帝國唯一宗主國的地位,不從者天下共擊之。
然後,他的偉大從神從聖上升到不可描述,所有人都覺得人類的詞語已經難以歌頌他了。
然後,五千年過去了。
“除非太宗聖祖再臨,這世界的格局將亙古難變!”大宗令幽幽的道。
軒轅啟明默然,太宗帝創下史詩般的偉業,也給世界留下陰影,後世的人們,無論是梟雄還是聖雄,都再難跳出他的指揮棒起舞了。
“你如此費心費力的圈地世界,難道就是想要讓後世的人類絕望?”軒轅啟明心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