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與幸福感
卷首語
我是一枚喜歡送禮物的“怪咖”。
我的記事本裏有一頁圖文並茂的“禮物清單”,記錄著要送自己的、送親戚朋友的。仔細算來,收到我禮物最多的人應該是我的女兒。當我剛剛得知自己懷孕的時候,我就列出了一張長長的禮物清單。10個月與女兒最最親密接觸的日子裏,我為女兒縫過拚布被子、做過背巾、手繪過12生肖的布書……也是在這樣的一針一線的過程中,之前對於懷孕的種種焦慮與恐懼不經意間慢慢消失,留下來的則是滿滿的幸福感。
女兒出生之後理所當然地享受著我送給她的禮物。她擁有幸福感嗎?我不知道!可是我卻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幸福感?一塊甜蜜的巧克力、一套嶄新的玩具、一次歡樂的遊樂場之旅……這算得上是擁有幸福感嗎?
一位做心理學研究的朋友這樣為我解讀:這些不算幸福感,隻能算作是一種“快樂的感受”。“幸福感”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體會快樂,更是一種能力,一種在平凡甚至有些艱難的生活環境中還能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在一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幸福感強的孩子能體味出更多的幸福快樂;而同樣的困境下,幸福感強的孩子會用更加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去解決難題。
幸福感是天生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幸福感也是一種能力,需要父母用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用心培養、積累,讓孩子一點點、一天天地感受。隻有父母在孩子心裏種下“幸福感”的種子,他們才能擁有體味幸福感的能力。”
幸福感的種子是什麼?
在我心中,擁有“幸福感”是孩子不可或缺的能力,遠遠超過奧數外語鋼琴等“硬實力”。如何培養孩子幸福感?育兒專家說,惟有尊重與愛。本期我們力邀五位教育專家,她們親自撰文談寫如何從尊重入手,讓教育返璞歸真,成為幸福感的種子。
那麼,各位親愛的媽媽:
又是新的一年,你們想好為孩子準備什麼禮物了嗎?
答案已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