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國政黨動態(1 / 1)

外國政黨動態

政黨動態

■ 9月2日,馬來西亞印度人國民大會黨舉行黨內選舉提名,現任主席巴拉尼威在沒有對手挑戰的情況下順利蟬聯。

■ 9月7日,澳大利亞舉行大選。根據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公布的初步選舉結果,反對黨聯盟黨(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獲得眾議院全部150個議席中的90席,執政黨工黨獲得55席,聯盟黨以較大優勢獲勝。當晚,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陸克文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去工黨領袖一職。9月18日,自由黨黨首阿博特宣誓就任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曾從事記者工作,曾任就業服務部長、就業和勞資關係部長、衛生與老年事務部長等職。

■ 9月9日,挪威舉行議會選舉。根據初步統計結果,挪威工黨獲得全部169個席位中的55席,雖保住議會第一大黨地位,但比上次議會選舉減少9席。與工黨聯合執政的挪威社會主義左翼黨隻得到7席、丟掉4席,中間黨獲得10席、丟掉1席。由於這三個政黨總共隻獲得72席,遠低於議會半數,難以繼續聯合組閣。在野黨陣營中,挪威保守黨獲得48席,大增18席,挪威進步黨席位由41席降至29席,挪威基督教人民黨獲得10席,自由黨獲得9席,綠黨獲得1席。另有19個用來照顧小黨的所謂“調劑席”,將分配給在選舉中得票數達到4%的政黨。

■ 9月15日,柬埔寨救國黨由於對7月28日柬埔寨國會選舉的結果不滿,組織支持者在首都金邊舉行遊行集會。9月16日,柬埔寨人民黨副主席、首相洪森與救國黨主席桑蘭西舉行磋商,雙方在努力減少暴力衝突、改革選舉委員會、展開兩黨各個層級的對話、商討解決大選爭議等方麵取得了共識,但在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問題上未達成一致。 9月17日,抗議示威活動結束。

■ 9月15日,新西蘭反對黨工黨舉行黨首選舉,戴維·坎利夫獲得50.15%的選票,當選該黨新任領袖。坎利夫擔任議員13年,曾任工黨政府移民部長、衛生部長、通訊與信息技術部長。

■ 9月21日,是馬來西亞執政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黨內選舉的提名截止日。當天,巫統官員宣布,由於沒有競爭對手參選,總理納吉布連任巫統主席。另外,副總理、巫統署理主席毛希丁·亞辛也因沒有競爭對手連任。巫統定於10月舉行黨內選舉,在納吉布和毛希丁連任後,巫統黨員仍將投票選舉新任副主席、最高理事會成員等職位。

■ 9月22日,德國舉行大選。9月23日,臨時官方結果公布,總理默克爾所屬的聯盟黨獲得41.5%的支持率,贏得311個議席,保持第一大黨地位,默克爾再次蟬聯總理。反對黨社民黨支持率為25.7%,獲得192席。左翼黨支持率為8.6%,獲64席,成為第三大黨。綠黨支持率為8.4%,獲得63席。而自民黨支持率為4.8%,較上次選舉下降約10%,未能進入議會。

(供稿:賈旭陽)

(責任編輯:劉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