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0~1歲嬰兒的科學養育(18)(1 / 2)

在給嬰兒斷奶前,如正值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斷奶時問可適當推遲一下。因為夏天斷奶嬰兒不易適應其他食物,容易得腸胃病。冬季斷奶天氣太冷,嬰兒吃慣了溫熱的母乳,突然改變飲食,容易受涼,引起胃腸道不適。所以,春秋兩季是最適宜的斷奶季節,天氣溫和宜人,食物品種也比較豐富。

斷奶不是不喝奶

多數孩子都在滿周歲時斷母乳,寶寶麵臨一個適應新食物的時期。有些家庭認為斷奶是指停止喝一切奶類,連配方奶都斷掉,隻吃主食、少量的肉類和蔬菜。但寶寶的胃腸道還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這些新食物,完全斷掉乳類會使寶寶體重不增,胸圍仍比頭圍小。所以在斷母乳時應保持寶寶每日仍喝600~700毫升的配方奶,緩慢增加輔食,使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逐漸增長,才能保證體重按月增加。

嬰兒周歲後仍可以保留每日喝兩次奶的習慣,這對嬰兒的成長有好處,一是可以給嬰兒增加攝入的水分,輔食作主食之後,嬰兒喝入的水分會減少。喝奶可以使他多獲得一些水分;二是可以補充鈣、蛋白質等必需營養物質,以及一些其他食物中易缺乏的、能促進生長的活性物質,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中醫回奶好方法

1.減少乳汁分泌:紅花5~7分,歸尾1~2錢,赤芍1錢,牛蒡(炒)8分,煎水服。

2.麥芽1兩炒熟後熬水代茶喝,一服即可收到回奶效果。

3.神曲15克,枳殼15克,焦麥芽5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天。

4.讓中醫針灸醫生針刺光明穴、足臨泣穴也可收到很好的回奶效果。

5.用芒硝250克,裝入兩隻紗布袋內,分別敷在兩側乳房上。

護理重點

孩子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法

孩子如果發生意外情況,家長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注意以下幾點:

1.帶上健康檔案。家長平時應為自己的孩子建一份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孩子的血型、疫苗接種史、疾病史、用藥史、家族遺傳病史等。

2.如係誤服藥物或毒物,要首先辨明孩子吃的是什麼藥物或毒物,並將裝藥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嘔吐物,一同帶往醫院檢查。

3.如係被化學品燒傷,家長應將裝化學品的瓶子帶去醫院。

4.帶足費用。

5.拔打救護車時應詳細告知其家庭地扯,以免耽誤時間。

6.孩子病情危重時應就近選擇具有一定條件的醫院。

等待救護車的同時家長應對孩子實施正確的自救。為醫生的進一步治療打下基礎,減少致殘率、死亡率。

1.煤氣中毒。立即把患兒移到室外空氣流通的地方;清除息兒口中的嘔吐物,將息兒的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阻賽呼吸道引起窒息。如果呼吸和心眺都已停止,立即在現場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

2.觸電。首先要切斷電源。切忌用手或潮濕物品直接接觸小兒和電源,可用幹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將電源撥開或將接觸小兒的電線拉斷或移開,或立即關閉電源開關或總閘斷電。受傷小兒應就地平躺休息。避免多動。對呼吸、心跳停止者要馬上進行心髒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3.驚厥。不要大聲哭叫或搖動患兒,也不要喂水、喂藥。讓患兒安靜平臥,頭偏向一側。衣領鬆開,用布包著竹筷子放在息兒的上下牙齒問,以防患兒咬傷舌頭。可用指甲掐息兒的人中穴止。患兒如有高熱,可在其前額上放一塊冷濕的毛巾,也可用30%的酒精擦浴腋下、後背、頭頸、大腿根內側2~3遍。

4.頭頸部外傷。讓患兒平躺,盡量不要移動,若必須移動,一定要幾個人同時平著抬起患兒,輕抬輕放,千萬小心。如懷疑患兒頸部有骨折,可用毛巾或衣物等放在其頸部的周圍固定,以防止頸部移動。昏迷者應使其下頜向上揚起,保持呼吸道暢通。患兒嘔吐時應將其臉偏向一側,並清除口中嘔吐物,以免阻塞喉嚨。可用冷毛巾或冰塊敷在撞擊的地方。患處如出血,可用幹淨的布塊加壓止血;鼻和耳朵出血不要填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