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真相】第二百零七章稱意(1 / 2)

嶽恒問完,頗有些忐忑。沒人敢在兄長麵前提這樣的問題了,就是父王和母妃也忌諱這個問題。從十年前開始,再也不沒人逼迫兄長成親了!

“愛?不知道!尋常風月,等閑談笑,稱意即相宜!看著她,眼睛覺得舒服;聽到她,耳朵覺得舒服;摸到她,手指覺得舒服;聞著她,鼻子覺得舒服!行路時,好像她就在身邊陪著我一起前行;寫字時,好像她正在為我細細研磨;用飯時,好像她在一旁為我添菜;睡覺時,好像她就躺在身邊囑我別忘天寒加衣;她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

嶽雋語氣平淡,“和她在一起,渾身上下無一不舒適;和她在一起,即使做最尋常的小事也覺得幸福;和她在一起,即使天是陰冷的,心也是溫暖的!她不傾城,也不才高,比她聰明的女人也有,但都不是她!我稱意她,與其他無關!我氣過、惱過,甚至試圖忘過,但都不行;也試過去喜歡其他女人,不行,都不是她!……如果這就是愛,那就是吧!”

不見情緒波動,說完,轉身亦慢慢地踱步走了。

嶽恒早已呆住了,為之動容!

他從來不知,兄長這樣一個冷漠疏離的人,會有這般執著而細密入骨的感情!十年的入骨相思,想著念著那樣一個女人,他的心是苦的,卻也應該帶著甜吧!

看著那卻挺拔愈見寂寥的背影慢慢遠去,不由紅了眼眶,

第二日,嶽雋進宮覲見正德帝。

十年過去了,正德帝卻是老了,精神也漸不濟。他正在殿中閉目養神,才批了一個時辰的折子,便覺眼花,不得已才停了下來。內監稟報說忠王世子來了,他這才打起了精神。

嶽雋行禮過後,看見皇帝的臉色,關切說到:“皇伯父近來臉色不好,還是保重身體為要!”

正德帝揉了揉眉心,低低說到:“老了,精神不濟了!”

嶽雋不善奉迎,隻是說出心底之語:“皇伯父為國事操勞,有些疲乏是正常,所以才要多休息才是!”

正德帝擺了擺手,語帶無奈:“坐上這個位子,必然殫精竭慮、兢兢業業才好,不然怎麼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萬千子民!——好了,說正事,這兒有一道折子,你先看看!”

小內監把奏折轉呈了下來,嶽雋接過一看,是梁州太守的一封請功的奏折。大致是說,去年豐河水又泛濫,其中一個叫月午商行的帶頭募捐,又出人又出物,不但掏了五十萬兩白銀修築河堤,還提供了大批物資幫著官府安置災民,堪為商界楷模。梁州太守感念其雖為商賈,卻心存大義,特上表請功!

嶽雋正在思索,“月午、月午”,自己在地方視察的時候也曾偶爾聽過這個名字,因其名稱頗為新奇,倒也記住了。

聽說這個商行涉獵很廣,衣食住行,甚至鏢行都有涉足,且風評很是不錯。從不欺行盜市,從不隨意克扣工錢,賞罰分明,商行還會有人專門傳授技藝;還聽說商行的東主很是樂善好施,在各地普開善堂,救濟孤寡殘病。救濟之人如有情願,還能進商行做工,工人隻要吃苦耐勞、恪盡職守,不但得到賞識,銀錢自是不必說,還能做個頭目或是掌櫃。

就聽上首的正德帝說到:“這個商行的名字尤為新奇,好似在以前的奏折中也有人提到過,也是嘉許這商家扶危助困,對官府多有助益。你常在下方行走,可曾聽說過?”

嶽雋答道:“侄兒倒也聽說過,也是聽一方官員說過幾句……”他把自己聽說過的說給皇帝聽,末了又補充道,“如果屬實,倒也值得褒獎!我朝近年來雖無大災大難,但地方上總免不掉一些小規模水患雪災。如能讓地方上自行籌募解決,一可免掉國庫緊張,再則也免掉中間官員貪腐,又能避免朝廷規章下的時間耽擱,即省事又省力!這商行倒是也有表率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