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聽完這句指點,險些忍不住笑出來,沒錯,他的確很生氣,但是再怎麼生氣也無法抵擋這紅衣女子的無稽之談,腳下不用力是吧?那好,那我就讓你知道腳下不用力是個什麼後果!
想到此處,也不等對手先出劍了,直接擰身一槍刺向綠衣女子的腹部,正是一招中平槍。
武諺有雲: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
這一槍他雖隻用了八成內力,卻是分成了八道不同的力矩,無論對手如何格擋以及從什麼角度格擋,都擋不住這一槍一刺到底!
八道內力螺旋交織在一起,便在場中刮起了一股旋風,引得旁觀眾人齊聲喝彩,看不懂槍法,還看不懂旋風麼?這氣勢!勢不可擋!
眾人原本是同情綠衣女子的,但是聽那紅衣女子話太狂,得盧俊義一無是處,便覺得對方太瞧不起人了,地方保護思想便油然而生。
大家好歹都是大名府的人,盧俊義就是大名府的驕傲,你把大名府的驕傲給貶得一錢不值,我們豈能再站你這一邊?
旋風飛舞,塵土彌漫。盧俊義有意顯示他渾厚的內力,這一招集他浸淫多年的槍法之大成,對手用劍格擋根本無效,除非對手身穿寶甲或者練有刀槍不入的硬功。
但即使對手真的刀槍不入,隻要她敢按照紅衣女子的指點放棄沉樁坐馬紮根,那麼這一槍也勢必將她轟飛在三丈開外!
鐵扇公主正在琢磨“趙福金”那句話的含義,什麼叫腳下無需著力?手中寶劍殺人跟腳下有什麼關係?
人家神仙使劍用的乃是神識加元力,根本無需從腳下借力出來,不然的話,飛在空中對戰之時如何使劍?
但是眼下她卻必須給人留下凡間俠女的印象,所以就努力去理解“福金妹子”的提示,等到盧俊義一槍刺出,她這裏還沒想明白這句提示是什麼意思。
忽覺身體一輕,雙腳便離開了地麵,身體驟然上升,同時向左飄移。
這感覺並不可怕,因為她自己也能做到這一點,而且她更能做到懸在空中久而不落,但是此時她並沒有運用這種禦劍術來致使自己的身體騰空,難道這股力道是對方槍招形成的旋風所攜帶的?
沒等她想明白,隻聽身後一聲“刺他左胸!”
指令來了,就無需多想,先刺對手的左胸再,於是依言挺劍刺出。
這看似毛手毛腳的一劍,卻令盧俊義驚出來一身冷汗,這劍法也忒邪門兒了!
首先女子毫無征兆地離地而起並且平平飄移就已經令他大吃一驚了,人家根本不格擋!人家飄移!
這飄移恰恰避開了他刺出的那招中平槍,而當這女子一劍刺向他左胸之時,他就更加惶惑不已了,因為他知道此刻他左胸是全身上下唯一的一處破綻所在!
這一紅一綠兩個女子是怎麼做到的?
他原本認為紅衣女子指點綠衣女子戰勝燕青隻是由於燕青的功力尚淺火候尚欠,若是換作自己,對方便絕無可能找到破綻,哪想到實戰一起,自己也和燕青一樣,對方這尋找破綻的本領簡直近乎神技!神乎其神!
沒有人注意到馬車駕駛員位置上紅衣女子的一雙手,那雙手五指箕張,似乎正在抓著虛空裏什麼看不見的物事。
沒錯,白勝是在擒龍控鶴。
指點鐵扇公主對付燕青隻隨便指點就行了,但是指點鐵扇公主對付盧俊義就沒這麼簡單,因為這不僅僅是抓住破綻刺出一劍的問題,在刺出一劍之前,首先要避開盧俊義淩厲的槍勢。
他已經看出來鐵扇公主絲毫不懂武功,那麼盧俊義這一槍如何避過?當然,即使避不開這一槍,在芭蕉扇的護持之下也是毫發無傷的,但若是那樣應對,這反擊的一劍也就談不上了。
他讓鐵扇公主雙腳不可著力,就是打算用擒龍控鶴來左右鐵扇公主的身形,芭蕉扇可以抵禦一切物理攻擊不假,但是他這擒龍控鶴卻不是攻擊,也不會對鐵扇公主的身體構成傷害,所以芭蕉扇對此置之不理。
龍是神龍,鶴是仙鶴,擒龍控鶴的最高境界便是擒控神仙!白勝在幫助鐵扇公主的同時,也掌握了對付鐵扇公主的辦法,真要是某兩“姐妹”之間翻了臉,打起來之前我就先擒了你再,讓你掏出芭蕉扇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刺向盧俊義左胸的這一劍,在他整個的操作之中純屬旁枝末節,微不足道罷了。在萬山荒穀裏獨孤鴻對戰王慶手下第一猛將杜壆的時候,白勝便領悟了卓氏八劍中破槍式的精髓。
破槍式,破盡下一切長槍。更何況不論是在延州城的宋夏擂台上還是在陷空島,盧俊義的槍法白勝不止看過一次?
對白勝來,找出盧俊義的破綻要比找出燕青的破綻容易得太多,因為他幾乎掌握盧俊義所擁有的全部武功。
他需要做的,僅僅是讓鐵扇公主躲開盧俊義的攻擊就是了,就是這麼簡單。
旋風並未因為鐵扇公主的飄移而休止,也沒有因為盧俊義的長槍使老而消失,白勝一邊擒控鐵扇公主對敵,一邊用武魂和星辰內力在那股旋風的發生地悄悄地加了一把火,那旋風由此變得更加聲勢浩大,大有升級為龍卷風之勢,隻嚇得街邊吃瓜群眾連連後退,恨不能躲到兩側的商鋪裏去看這場熱鬧。
沒有人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掌控在紅衣女子的手中,而在旋風彌漫之中,有那麼一部分人看清了綠衣女子隨風飛舞,也認為她是被旋風刮了起來,不會產生任何懷疑。
懷疑者隻有盧俊義,我這一槍隻用了八成內力,能刮起這麼大的風麼?
但是現在不是考慮旋風強弱的時候,現在他必須正確應對綠衣女子刺來的一劍,這一劍實在是太難防了。
躲避已經不用想了,對方找準了他的重心,從而刺在左胸這個位置上,就是讓他調整重心都來不及。
重心都來不及調整,如何能夠左右移動?(會踢足球且善於過人的朋友最懂這個道理。)
再後退,後退也不可能。因為他這一招中平槍雖然分為八道力矩,卻終究彙聚成向前的攢刺。力矩可以偏左偏右偏上偏下甚至偏向左下左上右下右上,卻唯獨沒有向後的作用。
此時槍勢已老,正是舊力將盡而新力未生之時,停下前衝之勢原地拿樁站穩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後退絕無可能,後退是下一瞬的事情。
不能躲,不能退,雙手又擰著提顱槍刺在了空門,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抵擋這匪夷所思的一劍?
如果盧俊義就此中劍負傷,那麼他這下槍棒無雙也就是徒有虛名罷了,大宋的武林弱到這種程度了麼?讓一個浪得虛名的人物來號稱絕頂高手?
事實絕非如此,盧俊義不愧是盧俊義,他真就能想出辦法來,在千鈞一發之際,雙手陰陽把一較勁,硬生生擰斷了手中那杆九轉提顱槍。
可惜這杆傳自隋唐名將尚師徒的寶槍,沒能折在屠龍手孫安的手上,也沒能折在西夏國師鬆巴的手裏,竟然被盧俊義自己擰成了兩截。
前半截帶槍尖的毫無作用,但是後半截槍杆卻變成了一根短棍,在對手刺來的劍身上輕輕一撥,這一撥用的乃是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妙到毫巔,竟將寶劍撥開了尺許,從他的左肩刺過,隻將他的長袍刺了一個窟窿。
這一劍險到了極處,卻仍舊未能傷到他半寸肌膚!
不僅沒有受傷,而且他的短棍在撥開了長劍之後立馬投入到反擊之中,斜打綠衣女子的右肩,這一招在短棍套路中有一個名字,敲山震虎!
通常情況下,隻要這一棒打中,對方肩胛骨琵琶骨立時粉碎,右臂立即喪失行動能力,非但無法繼續出劍攻擊防禦,就連寶劍都無法拿在手中,必定脫手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