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柶呔耪? 有神自遠方來(2 / 3)

眾女心中所想大致相同,於是幾十雙美目同時看向孫二娘,意思是怎麼辦?我們被人家給貶低了,你這個當領隊的,是不是應該讓我們道道?

退一萬步來,就算有喬軍師的命令不許我們多事,以免節外生枝,但至少也該看一看那高句麗的女人長的是什麼樣吧?豈能任憑這個姓潘的老鴇信口開河?

孫二娘剛剛適應了老鴇這個新角色,頗以能夠領導這樣一群美女而感到自豪,聽竟有這麼一檔子事,早生不忿之心,再看見手下的姑娘們以目光請示,便更要替她們出頭撐腰了,兩道眉毛一豎,就要問一問潘媽媽究竟,卻不料剛剛張開嘴,嘴裏就多了一物,把她準備好了的一句話給塞在了口中。

舌頭上的味蕾非常靈敏,那物一入口便知其味,酸酸甜甜的竟似乎很好吃的樣子,但是以她江湖經驗之老到,哪敢在陌生的環境裏隨意吃這種來曆不明的東西,是誰、把什麼東西扔進自己嘴裏都還沒看見呢。

她扭頭四下裏找了一圈,卻沒發現哪個人有過剛剛投擲東西的跡象,便滿腹狐疑地吐出了口中之物,托在手心裏一看,卻是一隻蜜棗。於是心頭稍寬,既然是蜜棗,想必這人是在開老娘的玩笑,不至於有什麼謀害之心。

若是人家有謀害之心,隻需把這隻蜜棗換成一隻透骨釘或者菩提子什麼的,自己這條命就沒了。

隻是這人也真有趣,放著滿屋子的姑娘不去挑逗,卻拿老娘我來開涮,是何道理?莫非在這百花叢中還有別具口味,看得上老娘?

既然感覺到了對方沒有敵意,便決定把這事先放一邊,繼續為姑娘們主持公道才是,於是便欲開口話,怎知這一開口不要緊,就仿佛是在自己嘴邊上等著一樣,開口就進來一個東西,這次卻不是蜜棗了,而是一塊果脯。

經過這麼兩下,就是再傻也能明白了,這是有人不想讓自己話啊,可是這人是誰?她這一次尤為提防心,然而饒是如此,她在這座樓房的大廳裏也找不到這樣一個人。

在不知藏身何處的前提下,如此及時準確地把果脯蜜餞射入自己的嘴裏,力道拿捏的恰到好處,卻不傷及口舌,隻令自己無法正常講話,這人的武功簡直匪夷所思,隻怕都能趕得上白勝了!

想到白勝,心中就又是一陣黯然,她倒是沒打算舍了老公去貼白勝,她知道自己的斤兩,更清楚白勝不會對她動什麼念頭,她隻是可惜她以往對今後美好生活的美夢無法成真了。

孫二娘在這裏兩度想要發話被阻,另一邊白晟卻不會等待,道:“世上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麼?若是真有,不出來迎接本將軍便是情有可原。”

如此美貌的女子豈能給普通人看見?

古人的心理與現代人不同,古時候的女人總是會把最美的地方留給丈夫去看,而對那些除了丈夫之外的男人,就總是盡可能地回避,連臉麵都不肯輕易示人。譬如唐朝時期白居易被貶江州,潯陽江頭船上賣唱的琵琶女都要用琵琶遮住一半臉孔,所以才有了千古名句“猶抱琵琶半遮麵”的誕生。

若是不心被他人看了一眼可不得了,都會覺得是對自身清白的褻瀆。又哪像後世的女人,唯恐看自己的人不夠多,唯恐身體可以給人看的地方不夠多,恨不能穿上皇帝的新衣招搖過市。

同樣的,古時候男人的心理就像此刻的白晟一樣,世上最美的女人,我看見了是因為我地位崇高身份顯赫,別人憑什麼看?若是人人能看,還能顯出我白晟的優越來麼?更何況若是美女主動出來,不管什麼人都能看見,那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奇貨可居的沽值?

所以他立即原諒了這位在老鴇兒嘴裏豔冠群芳的高句麗美女不肯下樓之舉。

既然美女不下樓,本將軍就獨自上去飽覽美色,豈不是更好?

正要舉步走向樓梯,不想潘媽媽卻又攔阻道:“白將軍莫要心急,姑娘要見白將軍不假,隻是還需老身上去知會一聲,姑娘總是要梳洗打扮一下才好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