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柶甙蘇? 高句麗第一美女(2 / 3)

所以孫二娘一行便進入薊州城,打算在這裏找一家客棧包住了,吃一頓早餐,順便打聽一下前麵三波“姑娘們”的情況,到中午再離開州城。

薊州剛剛被童貫攻克,此時是由大宋禁軍鎮守,隻因這裏的居民成分,其中的漢族人比燕京城內更多,所以大宋禁軍並沒有像金人那樣進城之後亂殺亂搶亂奸,而隻是張榜安民,透過車窗,白勝清楚地看見那安民告示上,行政主官的落款,竟是自己的堂弟白晟。

這子怎麼跑這裏來了?想起白晟,他就不禁莞爾。

當初在西征之前,他叔叔白時中曾經親自登門,要送兒子白晟從軍,並請求他給予“照顧”。

當時他的確照顧了白晟,讓白晟帶了狄烈送給他的青銅麵具冒充他,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輪椅,雖這滋味並不好受,但是有效地避免了衝鋒陷陣中有可能出現的意外,這難道還不是照顧麼?

後來西夏平定,白晟在童貫手下落得個什麼下場就不知道了,總之他覺得童貫不會難為白晟,畢竟白時中在朝堂上權力不。童貫犯不著為了他白勝的惡作劇去懲治白晟繼而得罪白時中。

而現在白晟居然主政薊州,雖是臨時,卻可以知道上次西征他非但沒有受到童貫的為難,甚至還得到了嘉獎,以至於這次能夠跟隨童貫一起北伐,還被委任了這樣一個美差,既無傷亡之虞,又可搜刮民眾,看樣子自己那個叔叔背後沒少給童貫送禮啊!

進入城內,卻發現城裏的客棧全都是滿的,一經打聽,原來自打金國人大軍襲近燕京之時,便有許多家境較好的百姓攜家帶口逃到了薊州。

這些人到了薊州並沒有就地購置房產安家立業,而是在觀望燕京的態勢,一旦燕京城破,薊州便也不免遭殃,更須另擇生路,所以這些人便都居住在客棧之中,一時之間薊州的客棧價格急速飆升。

再跟當地人問起看沒看見前麵三夥女子時,便有熱心人相告,從昨下午到今確有三隊馬車進入薊州城,因為沒有客棧居住,她們便包租了薊州城內秀春樓的一座庭院,隻是不知為何,三夥人都沒有在秀春樓住上一,便即出城往南而去了。

秀春樓是薊州城中的一家青樓,燕京的青樓姑娘們逃難至此,得到同行的熱情招待也在情理之中。行,那就秀春樓吧,反正也就是吃頓早餐的時間。老鴇孫二娘立馬拍板,並命令馬車隊伍往秀春樓駛去。

到了秀春樓前,自不免要跟秀春樓的媽媽桑做一番交涉,一假一真兩名鴇兒這一會晤,白勝才知道為何前麵三波女人都選擇了秀春樓下榻,原來這裏的媽媽桑也姓潘,竟然是潘金蓮和潘巧雲姐妹的堂姑。

堂姑開青樓,堂侄女要想找地方下榻,又是給錢的,總不至於往外推吧?

潘金蓮的堂姑樂得一雙桃花眼都變成了兩條縫,這買賣真心做的值,從昨到今,這都四波了,來一波就掙一波的錢,錢到手了人卻沒長住,落落腳就走了,這不是白送錢麼?薊州城裏的哪家客棧能有這麼好的效益?

所以潘媽媽一個勁兒地追問孫二娘:後麵還有幾波?

孫二娘也不是省油的燈,哄騙潘媽媽後麵還得有個十波八波的,燕京城比薊州城大得多,裏麵的青樓自然也多,正分期分批地往外撤呢,不能同時撤,同時撤了那些達官貴人要尋樂子上哪找去?必然因此下令封禁……孫二娘撒起謊來也是有鼻子有眼的。

不兩名老鴇在一起寒暄,隻白勝在進入秀春樓大院之前,便看見門口立了一塊廣告牌,當然在這個時代裏沒有廣告這個詞彙,但是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廣告牌上有大兩種字體,大字寫的是“高句麗第一美女入住秀春樓,隻為白勝掃榻。”

旁邊還有字注釋:此白勝乃是大宋太醫局提舉、武狀元兼進士,曾任西征先鋒官,同名同姓者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