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柶咂噠? 百密難免一疏(3 / 3)

不馬靈找不到祝彪、無法複命就換了一條路去找,隻祝彪和生鐵佛逃到了山東地界,兩人就開始合計如何對付白勝。

在祝彪的想法裏,金國人雖然倒了,但是白勝肯定不會放過他祝彪,因為這是斬草除根的問題,與金國是否戰敗無關;

在生鐵佛的想法裏,金國人敗了,白勝若是今後遇見他這個曾經替金國人賣命的,肯定也不會放過他。

所以對付白勝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是當務之急。

祝彪首先提出了他的想法,把白勝和丁春秋混在一起的事情了,而且告訴生鐵佛白勝很有可能會前往曲阜,去接丁春秋的幼子,他的想法就是先於白勝把丁春秋的兒子搶到回祝家莊,以丁春秋兒子的性命來要挾白勝就範。

生鐵佛聽了以後連連點頭,卻你這樣可還不夠,萬一白勝不惜聲譽受損,寧可不顧丁春秋兒子的性命,就對付你祝家莊呢?隻憑欒廷玉和你們兄弟三個再加上我也沒法與白勝的大軍抗衡。

那怎麼辦?祝彪沒了主意。

生鐵佛陰險一笑,出來一個法子,令祝彪大為歎服。

自打隋唐末年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開始,少林寺便儼然成為了武林中的泰山北鬥,一向是登高一呼,武林皆應的局麵,已經形成了慣例。

這個慣例至少延續到了十幾年前也沒有改變。十幾年前的時候少林玄慈作為“帶頭大哥”率領中原群雄奔赴雁門關,雖是誤聽人言鑄成大錯,殺了正在回娘家的蕭遠山的老婆,但是對錯暫且不論,隻少林寺的號召能力還是有的。

丁春秋是少林寺的仇人,手上沾染了數名少林高僧的鮮血,甚至達摩院首座玄難大師也死在他的三笑逍遙散之下,後來少林寺戒律院監禁丁春秋,又被他借機殺了數名高僧逃了出來,老賬新賬一起算,少林寺群僧對丁春秋可謂是恨之入骨。

何不讓少林寺挑頭來對付白勝和丁春秋?少林寺可不僅僅是一個武林門派那麼簡單,隻要少林寺出麵,廣邀下英雄,那就不是一個少林寺在作戰,而是下武林在作戰!同時還可以用武林規矩來約束白勝,你帶著大軍來打仗可不行!

祝彪聽罷大喜,卻又疑惑地問道:“少林寺對付丁春秋可謂名正言順,要對付白勝卻有什麼理由?”

生鐵佛哈哈大笑,老衲原本以為你是挺聰明的一個後生,怎麼這時候犯起糊塗來了?十幾年前少林寺挑頭去雁門關殺人,那是為了對付誰?

“遼國啊!”

“照啊!遼國是大宋的死敵,少林寺曾經數次與遼國針鋒相對,丐幫也因為蕭峰是契丹人而將其驅逐出幫,中原武林一向與遼國勢不兩立,他白勝做了遼國的女婿,還跟遼國在一起並肩作戰把大宋禁軍給燒死了好幾十萬,他白勝還能在咱們宋國立足麼?”

生鐵佛這一番話完,祝彪茅塞頓開,於是兩人分頭行動,生鐵佛去聯絡少林寺裏麵昔日那幾個臭味相投的和尚,祝彪則趕回祝家莊報訊,請求師父欒廷玉修書一封,信中痛陳白勝叛離族群,與遼國人一起戕害大宋將士的種種惡行,要求武林泰鬥少林寺出來主持公道。

在時間上,由於生鐵佛和祝彪是在白家軍清洗燕京城的時候離開的,所以他們根本無從得知白勝的“死訊”,更何況祝彪親眼看見丁春秋以螞蟥輸血之法保住了白勝的性命?所以他們是把白勝當做活人來對付的。

不得不的是,即便是生鐵佛和祝彪也沒有想到,他們這樣在背地裏一搗鼓,在武林中鼓動起一股反白熱潮的同時,又給白勝引來了更加強悍的敵人,那是強悍到世間所有的武林高手加在一起都無法比擬的敵人。

白勝到底死沒死,在這三界之中,上人間關心這事兒的可有不少,盡管白勝和喬道清在燕京內外演足了戲碼,但是殺子之仇又豈是那麼容易就揭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