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柶叨?? 大出殯(1 / 2)

湛盧劍刺在了鳥翅上,可就不能再叫做快劍了,非但不快,而且無效,就等於童貫根本沒有刺出這一劍。

獨孤鴻是什麼武學境界?若是隻論劍術,即便是白勝也未必比他更加精通,正因為他從來沒有使出過全套的卓氏八劍,所以白勝也始終沒有能夠複製八劍成功,隻是斷章取義地從裏麵借鑒了一些精華過去。

如此武學境界尤其是劍術精湛的獨孤鴻,豈能抓不住如此良機?此時已經不是比試誰的劍術高低的問題了,而是生死問題。

如此一劍已經表明了童貫要殺他,他豈能不知?

所以在巨響發生的同時,他的玄鐵重劍自下而上,尖端直撞童貫的胸口。

之所以這一劍是撞而不是刺,是因為玄鐵重劍的特殊形狀,劍尖圓鈍鈍的有如燒火棍。

童貫也是識貨之人,在重劍襲來的一瞬間,隻覺得一股強大而壓力從下麵湧起,沛然淩厲地襲向自己的腹和胸肋,就連呼吸都覺得有些不暢了,可見這一劍上攜帶的內力是如何雄渾?

這子不是沒有內力麼?怎麼一年不到,內力竟然如此強大了?這都快趕上周侗了!

不及多想,便隻能側身閃避,若是不閃的話,隻怕這一劍的劍氣便能從恥骨往上將自己的身軀剖為兩片!

雖然沒有男人的那物,也不能被剖開不是?又不是殺豬?

由此一來攻守立馬逆轉,變成了獨孤鴻大踏步的前進,重劍一往無前,而童貫則左躲右閃,在躲閃的同時伺機反擊。

然而卻不能攻守逆轉便是獨孤鴻占了上風,童貫的身法快似閃電,如鬼如魅,玄鐵重劍根本無法擊中他的要害,非但重劍無法及身,就連劍氣也奈何不得這老太監。

反過來,童貫對獨孤鴻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威脅,左閃右避的同時,時而抽冷子回刺一劍,一如剛才第一劍那麼快,甚至猶有過之,若不是有大雕在一旁加以護持,獨孤鴻仍舊擋不住童貫的快劍。

這兒就是,若是沒有大雕在側,以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有攻無守,根本就沒有格擋的理念,獨孤鴻還是要敗在童貫的劍下。

沒錯,獨孤九劍的確夠廣博、夠深奧,但是在無暇辨別對手的破綻之時,若是還要不擋而一味地保持進攻態勢,那麼最終或許會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麵,但最先死在劍下的一定會是獨孤鴻而不是童貫。

隻不過這一切都因為有大雕的助拳而成為了假設。

宋軍大營裏,眾士兵哪裏見過如此凶險的搏鬥,盡皆張大嘴合不攏,呆呆地看著。而那些將官們,包括徐寧在內的武林高手出身的將官們,則對這兩人的武功驚歎不已。

太厲害了!

童大帥如此之快,若非這一人一鳥聯手撲擊,下間誰人能敵?

這一人一鳥也厲害,鐵棍揮出飛沙走石,鐵翅掃出狂風呼嘯,這得是多麼大的內力才能形成如此霸道的氣勁?

外行看熱鬧,行家看門道,越是高手就越看得出童貫和獨孤鴻的厲害。將官們紛紛暗想:幸虧大帥沒叫我們上去幫忙,這若是上去了,隻怕轉眼間就得被打飛出來,飛出來也還沒啥,怕隻怕飛出來之前便被這一人一禽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