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突擊連一排二班和三班已經衝到離斷口處四十米左右的距離,離爆炸點約五十米左右的距離,從距離上來說,是絕對安全的。
可是,現實卻不那麼完美。
最主要的威脅是那些被炸飛的石子碎塊,它們衝天而起,四散開來,又重重地落下,其衝擊力所產生的殺傷力,可絕對不比被子彈打中的後果小多少。
好在,大家早就判斷出了這種情況,這不,眼看著就要到爆炸時間了,二班長一聲怒吼提醒了大家,讓正在全力邊跟小鬼子互射邊前進的戰士們立即就近尋找沙袋之類的能抵擋的東西來保護自身。
哪怕是如此,也有幾個戰士被碎石擊中,隻因碎石不大,因而沒出現威脅生命的重傷。最大的重傷是一個戰士的左腿被一塊乒乓球大小的碎石擊中,導致當場骨折。由此可以想象,這樣的爆炸所產生的威力是何等的驚人。
當然,那邊的小鬼子們就要比這邊要淒慘無數倍了。別的不說,光是被這近距離的驚天爆炸聲給震聾或者是震的雙耳流血的小鬼子,絕對不下十位,輕傷者更是不下五十位。
一班的戰士們一等爆炸結束,立即就按計劃,立即往工地上跑,目的是將工地上的木材扛到門口點燃,從而利用火勢阻礙小鬼子援兵增援的速度——小鬼子當初為了防止苦工們逃跑,可是用鐵絲網和木樁,將工地周圍圍的是水泄不通,直接將城牆斷口也包括在其中。另外兩個側大門則一左一右分別貼著城牆,這也就導致了現在的情況:短時間內想要直接從主街增援到城牆斷口處,從而阻擊從城外衝進來的突擊團的人馬,就隻能走工地大門。而工地大門一旦被大火阻擾,那就會耽誤小鬼子幾分鍾……
可別小看這幾分鍾,有時候能決定一場戰鬥甚至是戰役的勝負。
最簡單的體現就在於:有了這幾分鍾,突擊連的士兵隻要衝過城牆斷口就能進入城內,而無需擔心正麵的阻擊。等小鬼子衝過大門後,突擊連的戰士們早就衝向目標了。甚至,可以讓三營的主力有更多的時間布置阻擊陣地,掌握住先機,為別的戰友打好策應。
當然,這隻是紙上談兵,實際上,小鬼子不僅凶殘,其戰鬥經驗也十分豐富,並沒有如大家預判的那樣,被大火阻礙了最少三分鍾。實際上,小鬼子被阻礙的時間連一分鍾都不到,但也確實給小鬼子造成了一些麻煩。比如說,他們的重機槍必須從車裏扛下來,然後,幾個人一起扛著往前跑,從而間接性的被拖延了一點時間。
城外的突擊團人馬早就迫不及待了,他們等的就是這“轟”地一聲,因為這就是他們所需要的進攻信號。
作為打頭陣的突擊連,一等那如雨下的飛沙走石落下,趁著城牆左邊的小鬼子傷亡慘重,正被這巨大的爆炸給炸的回不過神來,而自顧不暇;右邊的小鬼子忙於應付一排二班和三班的進攻,無力照顧城外,加上二者離被炸掉的口子最少也有六七十米,突擊連主力此時衝入,相對要安全得多,否則,一等小鬼子瘋狂反撲的話,突擊連他們要想再衝進去,傷亡絕對會劇增。
此時不衝,更待何時?
“衝!”
伴隨著趙山河一聲令下,早就迫不及待的突擊連戰士們往炸掉的城牆斷口處快速衝過去……此時,他們離城牆斷口處最近的距離隻有四十米左右。
不過,體現出突擊連和一般的戰士們不同的是:此情此景下,一般的戰士們衝鋒,多半會大聲喊叫,以便於給敵人心理增加壓力。可是,突擊連的戰士們,在沒有任何命令的前提下,卻沒有一人發出一點聲音,全都是默默地快速衝鋒。
就算是衝進了城牆口子內,他們也沒有一人發出一聲,全都是默默地按照事先的計劃去執行。
甚至偶爾有一兩個戰士被流彈擊傷,也全都咬牙硬挺著,絕對不發出一丁點慘叫聲。
這讓緊跟在突擊連後麵,要協同突擊連進攻小鬼子彈藥庫,並給突擊連當堅強後盾的突擊團三營三連的戰士們感到詫異。卻也在不知不覺間,紛紛向突擊連學習——不出聲,默默地接近,默默地收取戰果。
伴隨著突擊連和三連從城牆斷口處順利的衝進城內,其後的三營主力以及炮兵連也開始了各自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