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兵不得不道歉、檢討。
然後,經過大家的舉手表決,會議臨時決定,鑒於劉兵提前發動了爆炸,而失去了一次給小鬼子巨大殺傷的絕佳機會,會議決定撤銷劉兵副團長的職務,保留其一營長的職務。
然後,劉兵接受了這次處罰的同時,馬上就提出,趁夜偷襲小鬼子營地的戰術,於是,會議就產生了分歧。
劉兵等人認為,小鬼子勞師遠征而來,卻不顧戰士們的身心疲憊,就仗著火力優勢,強行攻城。雖然當時戰鬥打的猛烈,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本身就是身心疲憊,加上這麼激烈的戰鬥下來,小鬼子們的身心,絕對會越加疲憊不堪。
而且,小鬼子因為先前的狂妄自大,根本就沒第一時間修築簡陋的臨時營地,甚至到現在都還沒有修築。現在,所有的小鬼子們不得不聚集在一起,而排出了大量的哨兵在外圍放哨。
而這個時候,就是偷襲小鬼子營地的絕佳機會。
支持這一戰術的與會者,隻有張青山是唯一的例外。
而唯一一個反對這一計劃的張青山認為:事情一定跟大家想的相反。
要是小鬼子傍晚那一仗攻進了城,哪怕是隨後被強行打出去,那麼,以小鬼子的狂妄,自然會更加看不起突擊團。而在這種狂妄自大的心態下,小鬼子多多少少會繼續麻痹大意,甚至會認為突擊團連正麵較量都如此不堪,又怎麼敢來偷襲?
可是,現實是小鬼子們被阻擋在了城牆外,那麼,他們就一定會擺正心態,重視突擊團,絕對不會給突擊團多少可乘之機。
畢竟,小鬼子指揮官們不僅是正規軍校畢業,而且,都是參加過多場大戰的老兵了。本身就具有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又經過戰場的錘煉,會在重新重視對手的前提下,給突擊團這種夜襲的巨大漏洞來鑽嗎?
而劉兵反駁的意見是:就算小鬼子有了準備,可是,在這種身心都高度疲憊之下,小鬼子的戰鬥力絕對要大打折扣。就算偷襲不成,但脫身還是相對要容易些的。
而田國忠還給出了一個觀點:就算偷襲不成,和小鬼子再打一丈,那麼,小鬼子就絕對沒有精力和體力來支撐第二天的進攻。如此一來,就等於給大家多爭取了一天的休息時間。
公平的說,雙方說的都有道理,劉兵等人主攻,奇襲;而張青山剛好給調了身份,一改往日的仗仗都喜歡正麵為輔,側翼奇襲為主的打法,居然主張穩打穩紮起來。
足足爭論了半個小時後,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張青山一人無法壓製住大家的‘熱情’,尤其是在田國忠和胡英澤都積極支持劉兵的夜襲計劃的情況下,最終,張青山隻能保留意見,少數服從多數。
不過,張青山以突擊團團長和此戰前敵總指揮的身份,做了兩項提議:一,麵對眾人氣勢洶洶的提議,張青山隻能退一步,主張給師部發電,請師部做最後的決議。雖然這一點也遭到了大家的反對,理由是師部離這裏幾百公裏遠,根本無法了解事情的詳細經過和結果,隻能在戰略上做出決策,在戰術上根本就無法發揮出來。但是,因為張青山長期在突擊團的過高威望,在張青山再三的堅持下,大家不得不同意。
而在給師部發電之前,張青山還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一改先前劉兵提出的,最少以一個營的兵力參加夜襲。而改為一個連的兵力。理由是,萬一小鬼子真的做好了口袋,這一個營鑽進去,能出來幾個?而一旦突擊團損失了一個營的兵力,那麼,接下來的仗幾乎可以不用去考慮勝利了,能死守住三橋縣城五天,就算是超常發揮了。
簡單點說,在敵情不明的前提下,在突擊團現在兵力拙荊見肘的關鍵時刻,突擊團賭不起。
這條同樣受到了劉兵等人的反對,理由是,既然是夜襲,自然要加大兵力的投入,要是隻派一個連的兵力去的話,不僅根本達不到效果,還和可能讓這一個連連接應的部隊都沒有的前提下而全軍覆沒。
爭吵不休中,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戰機也一點一點地在流失,最後,還是胡英澤提出了綜合意見,把這兩條意見隨同青石,全都發給師部,請師部定奪。
而師部給與的答複是:同意夜襲,但是排兩個連出去,一個連負責偷襲小鬼子的炮兵陣地,一個連負責接應……最後還補了句,可以根據夜襲的效果來決定接應的那個連是否立即投入。
不得不說,師部給與的答複,最為中肯,既支持夜襲的力度,也考慮到了失敗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