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拒絕!(2 / 2)

整體實力遠不如對方,卻還想著一口氣吃掉對方的中路大軍,這有點突發奇想。

這個時候,正是利用我方遊擊戰的大好機會,從而達到戰略目的。而不是正麵打陣地戰,讓小鬼子利用其整體優勢來吃掉我方--小鬼子巴不得張青山他們能硬碰硬的打陣地戰了。

二,張青山的這份計劃太冒險了。

從地圖上看,小鬼子的中路大軍離左路大軍有點遠,畢竟是出縣界了,就算是中路大軍想救援,仗著大汽車的機械化,而且就算一路上毫無阻礙,也得要繞一個大彎子,最少也要六個小時才能到達戰場。

可是,小鬼子的中路大軍離右路就太近了。

不僅在同一個縣內,關鍵是,二者之間本身就沒多遠。就算走大路,繞回來,也隻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且,到時候小鬼子萬一不走大路,小鬼子隻需要走小路直插過來,最多四十五分鍾就能抵達戰場。

還有兩點:突擊團的實力雖然強,可是,跟小鬼子相比,依舊處於劣勢。

這個時候,跟小鬼子硬碰硬,短時間內擋住小鬼子的右路大軍強攻,絕對沒問題。但問題是,一旦小鬼子的右路大軍調頭去救援其中路大軍,突擊團拿什麼去拖住小鬼子……小鬼子實力強,又處於進攻一方,主動權在手,自然是想走就走。

況且,小鬼子的中路大軍萬一不上當,不在青龍山上跟四營硬幹,而是隻派出少量兵力拖住四營,大部隊依舊向三橋縣城進發。到時候,突擊團麵對八千多裝病盡量的小鬼子的強攻,還能死守縣城?還能守得住?

到那時,可就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影響巨大。

說的難聽點,就算張青山圍了小鬼子的中路大軍,就算拖住了小鬼子的右路大軍,那麼,光憑兩支受到重創,兵員剛剛得到補充,卻還沒來得及訓練磨合。就憑借這五六千人,就真的能吃得下四千左右的小鬼子?

以上種種,都看得出一點--這個計劃太冒險,而且,失敗的幾率太大,大到根本就不值得去執行。

三,從長遠看,這一仗絕對不能跟小鬼子硬碰硬的打陣地戰。

因為誰都知道,麵對麵,硬碰硬的陣地戰,基本上就是實力的碰撞,其過程慘烈,其結果必然是損失過大。

尤其是,小鬼子整體實力強於張青山他們。正常情況下,就會出現一個結果:張青山他們失敗的話,損失必然慘烈。就算張青山他們勝利了,也必然是個慘勝。

所以,陣地戰的結果就是:張青山他們這一方,必然會損失巨大。

八路軍實力還弱小,很多事都是剛剛起步,就如突擊團這樣的,成立還不到一年了。

此時,正是蟄伏期,最正確的辦法就是邊打邊壯大,而不是為了某一次戰鬥就把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一點力量全部投入其中,畢其功於一役。更何況還是這種過於冒險,且勝算不大的大戰當中。

四,戰略意義上,好處要遠遠小於壞處,不值得這麼做。

如果按照張青山這個計劃,就算是最好的結果--慘勝。那麼,接下來怎麼辦?

小鬼子現在兵鋒強勁,正處於囂張時期,就算這一仗全殲了小鬼子四千人馬,可是,以小鬼子現在的實力,加上其機械化部隊的迅速便捷,可以很快就調來更多的兵力。

反觀張青山這邊,一旦他們損失過大,那麼,整個形勢就會處於過度被動的地步了。

師部方麵就算把全師的兵力都調撥過來,實力方麵且不說,光是在趕來的速度上,很可能比不過小鬼子,畢竟,機械化的優勢過於明顯,師部這邊光靠兩條腿走路,速度跟不上不說,關鍵是累的夠嗆。到時候,小鬼子跳下車就戰,師部這邊就麻煩大了。

而且,師部把兵力全都調過來,那麼,小鬼子仗著機械化的速度,突然從其他方麵下手……這樣一來,師部就會過於被動,等於被小鬼子牽著鼻子走。

況且,小鬼子不傻。到時候,小鬼子隻需要在別的方麵調集一點兵力,師部就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兵力來對抗。如此一來,就等於分兵。再結合到張青山他們的實力,到時候,實力又會不如小鬼子。

所以,這麼幹,戰略上會過於被動。

還有一點,張青山這樣的計劃,雖然是視敵情之變而變,可問題是,這變的也太快了。讓先前製定,並且已經傳達,現在已經行動起來的原計劃怎麼辦?作戰計劃一變再變,軍中大忌。

……

想明白這裏麵的各種問題,張青山也隻能看著滿天星,長長地歎了口氣,隻得讓部隊加快速度,繼續向三橋縣縣城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