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就在他倆準備行動的當天,張青山陰差陽錯的住了進來,嚇了他倆一跳,逃跑計劃被打斷。不過,隻是暫時擱淺,因為他倆又開始盤算著打算再次逃跑。主要是他倆認為突擊團對他倆已經失去了耐心,這點,從這幾日不斷變著花樣審訊他倆的事情上就看得出來,讓他倆覺得,在這麼被折磨下去,恐怕到時候就真的會被皮鞭、老虎凳伺候了,到那個時候,能不能扛得住,還真的很難說,與其如此,還不如放手一搏。
更有意思的是,他倆居然為逃跑之時,綁不綁架張青山而產生了爭論:佐佐木認為不應該綁,覺得張青山已經被審查,待遇比他倆要差得多——主要是他倆餐餐喝酒吃肉,張青山卻都是紅薯南瓜湯。所以,佐佐木認為張青山已經失去了當人質的價值。去綁架他,恐怕會打草驚蛇,要麼就是提前暴露。
但江口一郎卻認為張青山是帶著目的來的,而且是故意派到他倆身邊的,所以,張青山的價值依舊存在。
最後,他倆居然為了這個而爭論的起勁,居然就讓逃跑的時間變成了待定。
聽到這些,張青山頗有點無奈的看向周圍幾人,大家都有點哭笑不得。
第三點最重要,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前麵說過,小鬼子打小就受到武士道精神的熏陶,然後有長期受到軍國主義的洗腦,所以,一旦失敗,就愛切腹自殺。
可是,這倆小鬼子為什麼不自殺了?
答案讓人十分詫異。
身為士兵的江口一郎十分想自殺,可他居然放心不下佐佐木活著,因而,想逼迫佐佐木跟他一起自殺。因為他老覺得佐佐木意誌力不如自己,怕自己自殺後,佐佐木真的會投降。為此,他甚至都拋下切腹自殺這種視為武士榮譽的自殺方式,而選擇讓佐佐木跟他一起放火燒屋來葬身火場……在他看來,他這樣逼不得已而選擇燒死自己的行為,雖然有辱武士自殺方式的榮譽,卻不僅能給天皇盡忠,還能保住日軍的秘密,是對天皇最大的忠心,更是無愧於武士的榮譽。從私人角度出發,他覺得自己拉佐佐木一起死,不是害佐佐木,而是在幫助佐佐木,幫助佐佐木維護了武士的榮譽,更是維護了佐佐木的名譽。為此,他深信佐佐木不僅不會怪罪自己,反而會越發的感激自己——事實上,佐佐木也確實如此認為,非但不責怪江口一郎,還十分感激他的幫助,哪怕這幫助是帶著他一起死。這種有悖於中國人傳統觀念和人性的行為,可當時在日本社會的各個方麵,卻都認為是理所當然,是值得感激的。對此,大家隻能佩服軍國主義洗腦洗的真夠深入人心,真夠徹底。
而佐佐木確實不想死,因為他家裏還有身體越來越不好的母親和還沒長大的弟弟妹妹,他實在放心不下,又十分擔心自己一旦死亡,母親和弟弟妹妹們還怎麼活?每每一想到這些,他就有挖心之痛。可是,另一方麵,他不自殺又對不起天皇,更會給自己的武士榮譽造成巨大的恥辱……所以,他猶豫不決,最後,幹脆放任自流般的想用烈酒來麻痹自己,逃避這種殘酷且折磨的現實。
也正是因為佐佐木的猶豫不決,所以,江口一郎才會退而求其次,想到了逃跑,並且,因為突擊團這幾天開始對他倆進行審訊,而加深了江口一郎的擔憂,才會再次提出,盡快逃跑……當然,木有春雖然沒有聽見他倆商量:萬一逃跑不成,該如何應對。但是,從這倆小鬼子的角度思考,十有八九可以斷定一定逃跑不成,他倆很可能會自殺。而且,更能想象得到,到那個時候,佐佐木就算再怎麼不想自殺,也會被逼無奈的陪同江口一郎一起死。
這三個大問題,雖然有小部分是木有春私下裏猜測的,但是,絕大部分都是他親耳聽到的,所以,真實性和預測性都很高。也就是說,突擊團必須立即做出應對,否則,最終的結果雖然難以預測,但絕對都不是突擊團希望看到的——隻有真正讓這倆小鬼子開口合作與配合,不僅能體現突擊團的能力,更是對今後如何讓更多的小鬼子俘虜真心配合,而做出了應有的榜樣以及應對的方式方法。
迫在眉睫啊!
張青山點燃一根煙,吸了口後,正色道:“不管接下來商量出什麼辦法,但我認為,首先要把這倆小鬼子分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