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燕子口伏擊戰(下)(2 / 2)

然而,如果說炮彈還不足以摧垮敵人的意誌的話,緊隨這炮彈而來的輕重機槍的火力掃射,就徹底讓他們崩潰了:無論是跑安還是輕重機槍,全都是以地毯式轟炸(掃射)前進。先是九發炮彈一字排開般,一點一點地前進,然後就是輕機槍在其後麵催命似的跟著掃射,而重機槍則重點照顧山穀的兩邊。從高空俯視,如同九個光團在前麵跳躍,身後拖著成片的光電來回穿梭,讓人遐想連連……如此一來,可以說基本上就沒有死角了。

黑夜中,傳來的隻有爆炸聲和各種慘叫,倒是炮彈閃耀出的那一團團亮光,讓人捕捉到瞬間的明亮,看到的無不是血肉橫飛的場景。

可是,如此一來,負責封鎖燕子口出口處的五十一團壓力就太大了。

原本,穀內的敵人還試探出紅軍四麵中哪處相對薄弱,以便於趁著雨夜集中突圍,可麵對這拉網式的炮彈加輕、重機槍的橫掃,迫使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向燕子口出口處突圍。

而在燕子口外的敵騎兵的反映就真是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在信號彈發出後,聽到穀內的槍聲和爆炸聲,他們就知道中埋伏了,嚇的趕緊撤退到安全地帶;然後,沒見到追兵,也沒見周圍有攻擊,頓時就明白,這伏擊隻針對穀內,於是,自然要發起攻擊,想營救穀內的騎兵。要不說他們還真是下了狠心來營救,雖然五十一團不要命的把子彈打出去,可他們也是不要命的衝鋒,有兩次甚至都要衝進穀內了,還是幾個紅軍戰士抱著集數手榴彈衝上去,用命把他們炸了出去。接著,他們就聽到了炮聲,接著閃耀的爆炸光芒見到了同伴的慘狀,頓時,士氣低落,指揮官也覺得穀內的同伴是沒法救了,自然下令撤退。

但是誰也沒想到,紅軍這一逼迫,反倒是把穀內那幾百敵騎兵破釜沉舟的拚死精神給逼出來了。他們不要命一般的衝鋒,馬蹄聲響震動山穀,衝鋒口號響徹大地。

五十一團立馬就調轉槍頭,還得防止穀外的敵騎兵救援,壓力頓時就大了。

而穀外的敵騎兵一見這情況,也不知是不是被穀內同伴的拚死精神感染,居然又調轉馬頭,拚死攻來。

五十一團被前後夾擊,情況岌岌可危,一個不好,整個伏擊戰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從而會影響整體的部署。

雙方淤血廝殺,口號聲和衝殺聲甚至一度壓過了槍炮聲。雖然無法看見戰場情況,但成片成片的手榴彈爆炸聲和炮彈爆炸聲還有槍聲交織在一起,聽的人格外膽寒。

就連張青山這樣的人都看的睚眥欲裂,卻偏偏無可奈何,因為他們各有各的任務,就隻能用手裏的槍對浴血奮戰中的戰友進行支援。

就在這時,機炮連的胡連長一聲令下,直接放棄了先前一點一點前進這種逼迫似的炮擊,立馬大聲下令,直接對準燕子口出口處內一百到五十米內,進行炮擊。炮彈和輕、重機槍立即依令而行……

但是,發生在燕子口出口處這樣慘烈的廝殺來的快,可去的更快,僅僅進行了三分鍾左右,情況就陡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戲劇性,或者說體現敵人狡詐一麵的大轉變。

一是紅軍早就預料到了在這種拉網式炮擊下,穀內敵人隻有兩種選擇:東、西兩個穀口突圍。但紅軍沒想到,穀外的敵騎兵居然這麼硬氣,居然大起大落般的來回攻擊營救同伴,要知道,根據以往和反動派打仗的經驗,往往隻需要一鼓作氣,敵人就潰敗了,又怎麼會在氣勢上如此跌宕起伏之事;二,紅軍除了加大火力支援外,五十團和四十五團還各抽調離五十一團最近的一個營緊急支援,不僅對穀內敵人進行掃射,還利用高度,對出口處進行手榴彈攔截似的轟炸,不僅對穀外敵人在士氣上進行打擊,更讓穀外的敵人無法安心攻擊五十一團。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穀內敵人指揮官豐富的戰場指揮經驗:也不知他是不是見從入口處突圍的希望越來越小,還是他有意如此,想借機迫使別處圍堵的紅軍分兵來支援,從而減少圍堵的力量,便於他隨時從另一麵突圍,又或者是他原本就沒打算從入口處突圍,反正,僅僅衝了三分鍾左右,他突然下令:讓少部分騎兵繼續攻擊這裏,卻暗中集中精銳力量,調轉馬頭,偷偷向出口處而來。

要知道,此時,紅軍的火力網幾乎全集中在入口處,他這偷偷地向出口處奔來,不僅能減少被炮擊風險,更重要的是能打紅軍一個觸不及防。

更重要的是,他從被伏擊以來,還沒有動用過的武器——小鋼炮!

誰都知道,天要亮了,這很可能是最後一次突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