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2 / 2)

“好一句化腐朽為神奇,化繁雜為簡單,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至理也。”司馬徽眼眸子精光逼人。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陰陽是統一於事物內的兩個方麵,因其無休止變化的緣故,它們之間的和諧是有條件的、暫時的、過渡的,因而是相對的。“衝氣為和”,就是客觀規律作用於事物內部矛盾的兩方麵,“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通過其變化使之在新的層次上達到新的和諧。”龐德公經學廣博,見解深辟,道出了萬物陰陽的對立統一麵。這時期樸素的辯證思想,難能可貴。

“所以,無論是整個自然界或是細微的具體事物,都是運用著這條自然規律在這種動蕩的調節中維係著自身的平衡。”龐統有感而發,小小年紀哲思敏捷。

黃承彥撇了撇嘴,“如何看待“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誰能解地徹?”郭嘉抑製不住激動,這麼熱鬧的論辯怎麼少得了他郭嘉?

“原文是“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一花一果皆有生命,一草一樹皆有感動。”

“奉孝對佛經深有研究,令人歎為觀止!”徐福麵白淨無須,華美的容顏,紅唇微啟,““沒有完美的人生,隻有淒美的人世”,佛說,“每個人都是他生命的主角,一個生命的出生,也就等於一個世界出生了,任何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一出生,就有死亡等待,你們不能選擇人生結果,但你們可以選擇人生過程”“生命的巨輪一經啟動,我也沒有辦法讓他回轉或停止。””諸人黯然。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華業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生俗語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俗語花花之界源於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說嶽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眾所住的花花世界。””

眾人談佛論道,窮盡人生哲理,無所不往,可謂百花齊放,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