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神兵利器我有,連弩唐刀出爐(1 / 2)

第十五章神兵利器我有,連弩唐刀出爐

翌日清晨,劉辯起了早,一身白袖飄然欲去,有著出塵的氣質。劍法唯快不破,快,狠,準!唰唰,劍去如風,劍歸如龍,帶起旋風陣陣,桃花香。一劍可裂天地,一氣可破蒼穹,隻有劍氣與人氣相合,脈動和諧,則人劍合一,不分劍我,即是劍道最高境界。

黃門侍郎劉和來見,劉和是劉虞的獨子,按宗親還是他從兄,因此讓他留在身邊做了近臣。“殿下,太仆馬大人請你過去一趟!”劉和長相儒雅,算是一表人才,黃門侍郎隻是小官,但卻是近臣,恩寵自是無人可比。

出將軍府以東五百步,有一座大型造坊,規模宏大,氣勢萬千。門前是一對石麒麟。正是劉辯朝思日想的武備館,剛下馬車,卻是太仆馬鈞等於門前親迎。“德衡辛苦了!”劉辯看著心酸,馬鈞絕對算是美男,而此刻兩隻熊貓眼,顯得疲憊不堪,身子似乎消瘦了。劉辯這話是發自內心。馬鈞搖頭,“不算什麼,主公,快隨我來!”劉辯見馬鈞欣喜難耐,一定是有什麼好事。考工令是一位絡腮胡子的中年人,姓名李忠,因為工藝精湛,且善於管理,擔任了考工令一職。“太仆大人拿到畫圖樣板(兵器等模型)一連三天三夜不休不眠,反複鑽研試製,如今半月過去了,主公所要的神兵利器部分出爐了,恭喜主公啊!”李忠長得老農模樣,是一個老實巴交人,不會逢迎拍馬,所以很難讓人反感。

“孤知道了,先做正事,等後再論功行賞!”劉辯恨不得立刻得見李忠所說的神兵利器。劉辯來到兵器重地武庫房,三十幾把烏亮長劍此刻於劍鞘內養精蓄銳,一旦出鞘必然見血。劉辯接過唐刀,呼吸不由得加重,心裏的期待更濃。嗤嗤,長劍緩緩出鞘,烏亮的劍刃,鋒銳的劍鋒。

唐刀是對唐代刀和劍的統稱,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輕韌,鋒銳,靈活輕便。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都出現在冷兵器曆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在當時的世界上是與阿拉伯大馬士革刀著稱於世的兩種名刀,可以說是我國刀劍史上的巔峰。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製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可見唐刀是唐代刀具種類的總稱,並非一種刀,所以古代沒有“唐刀”的說法。

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禦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唐製四刀之一,環首,雙手柄,刀長,多為直刀,JinWei所配。適合近衛或JinWei使用。

橫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於隋。《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唐刀中最常用的實戰刀自然是橫刀,橫刀一般全長七十到八十厘米左右,刃長在五十到六十厘米之間,厚度約六到八毫米,寬度也比實戰漢刀小一些,一般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間。

唐橫刀的刀柄兩端較寬,中部稍細,便於單手持握。橫刀全部為環首。環首上大多有複雜的鏤空圖案和各種裝飾,細部深受西亞高加索風格影響。

較之漢刀,唐刀的護手更加實用,多為鐵製,外形有橢圓型和木瓜型。唐橫刀是兵士普遍所佩之刀。

障刀,較唐刀四製中橫刀短,形狀差不多,但更為輕便靈活,便於近身肉搏。後與橫刀一道傳入日本,同為現今日本武士刀的前身。

蓋用障身以禦敵,因其特殊弧度,拔刀時可以造成二次傷害。障刀和橫刀是侍衛和普通士兵的佩刀。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陌刀為一種兩刃的長刀,較重,大約22斤。唐代軍中大量配備。

寬大、鋒利的陌刀給敵人帶來的威懾遠遠不是窄小的槍頭、矛頭能比擬的。接近敵人後,用力刺殺,必要時也可以砍、劈、削。陌刀長8-9尺,前端尖銳,陌刀是長柄靠腰戰刀號稱如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