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對胎兒習慣的影響:最近有關資料報道孩子的習慣是在胎兒期形成的。母親的習慣可以直接影響胎兒的習慣,國外曾有人經過追蹤觀察發現,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的母親所生的孩子習慣同母親一樣,而晚睡晚起生活無規律的母親,中下的孩子也同其母親一樣,因此專家們提出妊娠期婦女生活一定要有規律,尤其在早孕期,而麻將一旦打上,往往是身不由己“廢寢忘食”,晝夜顛倒,甚至冷熱、饑飽都不顧,完全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程序。有這種不良習慣的母親是不會生出習慣良好的孩子的。
(二十九)孕婦的體重的變化
至妊娠足月時,孕婦體重約增加12.5千克。妊娠早期和末期增加較慢,中期較快。當每周增加體重大於0.5千克時,要注意有無妊娠水腫、羊水過多等情況。 現在,大家都十分重視如何補充孕婦的營養,對胎兒才有利,可是究竟怎樣的體重增加,才真正能使孕婦和胎兒都獲得足夠,但又不會過量的營養呢,恐怕這正是多數孕婦同感困惑的問題。孕婦體重增加過多時,雖然可能產下巨嬰,但是,母體所增加的體重未必和新生兒的體重有絕對的關聯性,孕婦可能增加了20千克體重,卻產下3千克不到的嬰兒,或增加了八九千克,卻產下接近4千克的寶寶。
在食物的攝取方麵,應該重質不重量,使體重呈理想的方式增加。明智的體重增加量以12千克為宜,最多不可超過18千克,其中的分配量,中國人足月嬰兒的平均出生體重是3.2千克,生產時胎盤重達0.6千克,羊水有0.8千克,子宮增加0.9千克,乳房增加0.4千克,血液增加1.2千克,血液以外細胞外液增加l千克,因此妊娠期間體重增加最少有8千克,為了應付產後出血、授乳及妊娠生理變化,孕婦另外需要2~4千克的體重增加以貯存營養在體內。
因此孕婦妊娠體重增加10~12千克為宜,這樣能確保母體迅速恢複懷孕前的體重,孕婦的體重增加總數如果少於8千克,便比較容易發生早產,胎兒過小,以及在子宮內成長遲緩的現象。
然而,不在乎體重的增加而盡情地吃,會使體重增加太多,也會有許多嚴重的風險,過重的體重會造成肌肉的沉重負擔,因而引起背痛、腿痛,容易疲勞和靜脈曲張:如果飲食偏高脂肪和糖類而低蛋白質的話,可能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症;胎兒過大則無法自然生產,剖腹生產容易發生並發症,生產過後多餘的體重隻怕也較難消除。
若將懷孕的過程每3個月份為1期,則較適當的體重分配為,妊娠第1期增加2千克,第2期增加5千克,第3期為6千克。若一位婦女在懷孕後期節食使體重一直保持在建議的11千克,如此限製飲食會嚴重地妨礙胎兒營養供應。如果孕婦在懷孕前二期體重增加很少,也絕不可以在懷孕末期大吃大喝,急速增加體重,很少有孕婦能夠把體重的增加控製得完全符合理想設計形態,稍微有所波動是在所難免的,可是每個孕婦應該盡量保持體重的穩定增長,不要有過度增加或銳減的情形。
(三十)父親應當擔起的責任
在胎教過程中,準媽媽必須請未來的爸爸來幫忙,以提高他的責任心,增進父子的感情。未來的父親在創造有益的胎教氛圍和良好的胎教環境,以及調節孕婦的胎教情緒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孕婦除了自我監護,還應請丈夫操心代勞某些具體的工作。
(1)量宮底。妻子排尿後,取仰臥位,兩腿屈曲。丈夫可用卷尺測量妻子恥骨聯合上沿至子宮底的距離,一般每周增加1厘米。自妊娠20周開始,每周一次。到36周時,由於胎頭入盆,宮底上升速度減慢,或許略有下降:宮底升高的速度反應了胎兒生長和羊水等情況,如有過快或過慢的情況,應當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