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堪大用。”想不到堂堂三公之一,兵家的領頭人,在張儀的眼中竟然隻有這麼一個評價。
“不過那周家次子倒是不錯,可惜他的路已經定了型,否則的話老夫不介意收一名弟子。”
“哦?”太子劉顯眼角一揚,麵帶疑惑的看了他一樣。
周勝之雖然跟太子走的近,但是他的弟弟周亞夫卻是不同,周勃似乎為了保護他周家,並沒有讓周亞夫跟隨太子。
這也是世家的習慣,不管再如何看好,他們也不會將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裏,就算周勃失敗了,至少也還有一個完全置身事外的周亞夫能夠保留一絲周家的血脈。
隻是在聽了張儀的話,劉顯卻是對這位三年封侯,八年拜相的周亞夫升起一絲興趣,隻不過在他看來,所謂的預言也不過是無稽之談,等他登基之後,沒有他的點頭,想要封侯拜相不過是說大話而已。
畢竟許負的預言大多都是以訛傳訛,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經曆過,加上時隔這麼多年,許負許久不成出手,哪裏還有人會相信。
如今的人,都隻相信自己手中的權和力,一如太子一樣,隻有自身的實力強了,才有資格參與天下大事之中。
劉恒這個時候突然說道:“若孤將來登基,孤不介意讓周家多一個侯爵,那許負的預言,看起來倒是不差。”
“前提是得他們聽話才行。”張儀突然結果話茬道。
劉顯不為所動的向前走了兩步:“這是當然的。”
張儀望著劉顯的背影,身形逐漸隱去,但是在他消失的刹那,嘴角卻是露出一絲譏諷的笑容。
林正這時也已經聽說了周勃即將歸來的消息,此時他正和劉啟正在商議如何應對,就算劉啟如今什麼都不能做,但是他們身為臣子的,有些事卻是不能不做。
林正既然已經答應了輔佐劉啟登基,自然也是絞盡腦汁的在想辦法,林正雖然不擅權謀,但是靠著他驚人的見識和閱曆,倒是能夠替劉啟查缺補漏。
加上他後世的見解,足以讓劉啟麾下的謀士門客歎為觀止。
見林正一人便幾乎將所有事情搞定,劉啟也不由得暗自得意,畢竟林正是他費盡心思拉攏過來的高人,殊不知林正這個時候已經是一身冷汗。
多虧了他有著道聖玉碑的存在,能夠將所有人的話都給記錄下來,這才能夠做到這一點,若是仔細想的話,便能夠發現,林正實際上並沒有主動提出什麼要做的事情,僅僅隻是憑借著其他人提出的事情,他再在其中添加一些建議。
不過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十分不容易,至少在場之中可沒有人擁有林正這般過目不忘的能力,同時也不見得能夠像林正這樣才思敏捷,一下子便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時間劉啟會下的謀士門客對林正可謂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倒是出乎了林正的預料。
如此一來,他們對劉啟如此重視林正一事倒也沒有太多的怨言,在他們看來,林正有這樣的資格讓人重視。
特別是晁錯,法家出身的他同樣不太適合如今的場麵,加上他入世的時間比林正還要短,見到林正如此快的便融入到這裏,心中更是有些不太是滋味。
而這個時候,在所有人紛紛離開之際,袁盎卻是悄悄的走向晁錯,低聲的向他說了句:“今夜子時過來一敘。”
晁錯微微一愣,隨後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
林正的出現,已經威脅到了他們兩個劉啟會下首席門客的地位,由不得他們不采取一些措施。
雖然如今的情勢十分的危機,但是卻並不影響他們爭權奪利的心思,至少袁盎心中是如此。
就算是在儒家,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更不用說在其他地方。
倒是晁錯並不覺得這是在爭權奪利,而是在競爭,一如他們在稷下學宮那般,想要出頭,就必須做的比其他人更好。
如今林正做得比他們要好,自然便得到了劉啟的重視,使得劉啟對林正的話簡直是言聽計從,這頓時讓二人感到了一絲不滿。
若是長此以往,那還要他們做什麼,什麼事都讓林正一個人去做不就好了。
林正顯然沒有預料到這一點,此時的他正和劉啟相談甚歡,如今更是在切磋詩文,畢竟林正可還頂著一個詩仙之名,詩文一道,本就是他的長處,很快便將劉啟給唬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