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原本還以為稷下學宮跟岐山一樣,卻沒有想到,等他真正見到稷下學宮的麵目之後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從外麵來看,稷下學宮就跟一座普通的小鎮一般無二,但是隨著林正靠近,便發現這座小鎮的不尋常之處。
在距離小鎮五百米出,一股無形的結界擋住了林正的去路,林正拿出手中的銘牌,銘牌內發出一道細微的亮光,隨後這股結界方才緩緩消失。
待林正通過之後,這股結界便再一次的出現,林正雖然好奇,但是卻並沒有停留。
穿過結界之後,林正便發現此地竟然已經聚集了不少人,這一屆科舉的士子竟然早在科舉結束之後便已經率先趕來此地。
可惜他們就算來得再早,如今卻也隻能停留在小鎮之外,等待裏麵的人將他們接引進去。
這些人不少人在此處已經待了三天之久,但是卻還沒有找到進入稷下學宮的路,僅僅隻能夠在結界內徘徊。
“這是怎麼回事?”林正心中一驚,難不成拜入稷下學宮還有什麼考驗不成。
不光是林正,便是其他人也都是如此想法,因而一個個顯得很是焦慮,但是在麵對稷下學宮的結界,卻又毫無辦法,跟個沒頭蒼蠅一般四處瞎逛。
這時林正在人群還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金聖歎和齊衡這兩名儒家弟子也跟其他人一樣,提前來了稷下學宮。
反倒是張漢持那些勳貴子弟,林正一時間並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
金聖歎和齊衡二人這時也已經注意到了林正,盡管有些不願,但是二人還是向著林正走了過來,如今在場的儒家弟子僅僅隻有他們三人,雖然比以往少了一些,但是卻並沒有少多少。
之前的儒家在科舉之中便被處處針對,一般情況下能夠擠進前百的也不會超過十人,更不用說奪得一甲的名頭。
盡管二人都有些不太服氣,但是此時此時卻也隻能夠以林正為首,至少從戰力上而言,他們的確不如主修劍道的林正。
不過比起這些,林正更在意的還是稷下學宮內的情況,如今他們雖然進入了結界之中,但是卻並沒有進入到稷下學宮。
他們如今的位置,卻正好處於稷下學宮所在的小鎮之外。
在跟金聖歎和齊衡彙合之後,林正連忙出聲詢問道:“發什麼什麼事了?”
這時候金聖歎和齊衡卻是不約而同搖了搖頭,齊衡望了一眼稷下學宮說道:“我們來此已經兩天多時間,卻始終找不到入口,若是強行衝進去,就會被排擠出結界之外。”
金聖歎緊接著開口道:“而且看起來其他人也沒有找到入口,也不見裏麵的人出來,如果說是一場考驗的話,卻又不太像,畢竟人都還沒有到齊,像張漢持和晁錯他們更是還沒有出現。”
林正他們拿到銘牌之後,便被告知三天後拜入稷下學宮,卻沒有說明該如何拜入,原本林正他們以為等到了稷下學宮之後一切都會分曉。
可是如今別說進去,便是裏麵的人都還不曾見到過。
稷下學宮的學子文師也都不曾露麵,倒是在京都之中,林正見過幾名稷下學宮的學子,可是那個時候林正也不太可能跟田光他們打聽稷下學宮的情況。
此刻林正也有些摸不著頭腦,隻能安靜的待在一旁靜觀其變,倒是金聖歎和齊衡不願意就這麼待著,繼續在結界內搜索起來。
他們的名次雖然比林正低,但是實際修為卻要高出林正不少,因而想要讓他們聽林正的指揮恐怕不太容易。
特別是岐山雖然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林正的身上,但是卻並沒有放棄對金聖歎的關注。
齊衡雖然是儒家弟子,但卻已經算不上岐山一脈,他的師傅李雲鶴更是已經脫離了岐山自成一脈,但是因為功法的關係,齊衡依舊能夠算得上是岐山一脈出身,因而兩人這段時間走的越來越近。
林正雖說也是儒家弟子,但是對於儒家正統的功法,卻不見得能夠比得上金聖歎二人,相比起修煉劍道的林正,金聖歎和齊衡明顯有著更多共同的話題。
齊衡修煉的乃是禮道一途,而金聖歎乃是樂道,禮樂向來是不分家的,兩人的關係明顯要更為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