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林正還太過弱小,所以不得不借用詩詞的力量,如今林正的實力已經提升了上來,詩詞的力量反而用的少了起來。
但是林正卻很清楚,自己所知道的詩詞所能夠發出的能量,絕對會超出他的相信,因而在拿出了三首之後,他才不敢再輕易動手。
一則是因為自己腦海中的詩詞數量雖多,但畢竟有限,二則便是因為他的修為還不足,無法完全發揮出這些詩詞的力量。
如今林正卻不得不再一次借用詩詞的力量作為自己的底牌,畢竟他的劍道早已名揚岐山,恐怕其餘諸子百家的弟子也已經聽說過。
就像那蟲達一樣,劍癡之名人盡皆知,因而很多人對上蟲達,都會下意識的警惕他的劍道。
此時距離科舉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前來參加科舉的人已經越來越多,林正為了避免被人打擾,在回到家之後便沒有再出過門。
甚至連沈淩劉躍他們都不再去拜訪,安份的待在家中,雖說林正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思參加科舉。
但是畢竟科舉乃是三年一次,林正自然不會隨便敷衍,定然會全力以赴,就算拿不到好名次,至少也能夠清楚他如今的實力到底到了哪一步。
天下百家弟子何其之多,林正雖然能夠在儒家之中脫穎而出,但並不代表他能夠從整個天下之中脫穎而出。
更重要的是他修煉的時間還是太短,甚至還不足那些世家子一半的時間,而且資源又十分短缺,若是不從其他方麵填補,林正想要追上他們恐怕不太容易。
好在他有著道聖玉碑的幫助,隻要看過的書籍,基本上都會留存在他的腦海之中,這比起過目不忘來說還要更加驚人。
另一方麵,道聖玉碑還能夠幫助林正領悟書中的奧義,使得林正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參悟出書中的涵義。
當然,這也是以林正自身的眼界為基礎,像是那春秋一樣,以林正目前的境界,就算有著道聖玉碑的幫助,他也無法完全的參悟。
僅僅隻能夠靠另一世流傳下來的春秋注釋領悟出一部春秋左經。
這也是林正的優勢所在,比起這個世界中的天才,林正的思想完全不受這個時代所束縛,但也同樣的,比起這個世界的了解,林正也不如這個世界的人多矣。
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而這一次科舉,林正便打算揚長避短,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長處。
同時,林正為了擬補他的劣勢,也在不停的了解著目前的局勢,其中有大半乃是他從林玉兒口中得知,然後根據他自身的猜測,對於如今漢朝的局勢,林正雖然不一定完全猜中,但也不遠矣。
因為有孔聖的存在,這個世界的文景之治明顯被壓製了下來,同時也因為孔聖的存在,漢朝的疆域顯得十分之遼闊。
如今朝廷唯一的心腹之患,除了匈奴之外,便是來自於內部,一是由陳勝吳廣留下的農民軍,經過時間的演變,如今被世人稱為黃巾匪。
另一個是奉妖族為神明的聞香教,據說他們的教主乃是一位大妖。
還有一個便是白蓮教,此教據說乃是由國外傳來,而且十分神秘,傳言白蓮教的教主乃是一位能夠跟孔聖想媲美的聖人。
這在林正聽來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卻是讓林正心中感到一絲驚訝,看起來這三教最不成器的黃巾卻是流傳了幾百年。
而聞香教也非同一般,一位大妖的實力,可是能夠跟一位人族的聖賢相抗衡的存在。
至於最神秘的白蓮教,林正雖然了解不多,但是在他的印象之中,這白蓮教反而要更加的恐怖,因為他所代表的,乃是一個新興的學派,可以稱之為佛。
這個世界佛的出現顯然提前了不知多少年,而且還是在這個最為敏感的時期,如今諸子百家相互競爭,根本沒有功夫去管白蓮教。
甚至連其他的也都隻是被視為疥癩之疾,根本不被朝廷給放在眼裏。
如今的局勢平靜之下又顯得暗流洶湧,除了這三教之外,又有各個藩王在內,甚至三教之中,跟這些個藩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牽扯。
林正分析完這一些,額頭上不由得冒出一絲冷汗,想不到看似欣欣向榮的漢朝,實則竟然已經如此危險。
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萬劫不複,而如今那些諸子百家卻依舊在為各自的學術而爭鬥,一想到這,林正不由得感到有些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