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下山(1 / 2)

這一次去光州治理瘟疫,對於林正而言,無疑是最佳的下山機會,隻要有熊宗立出麵,論語樓也沒有理由阻攔,而且在岐山這麼久,林正也想出去放放風,所以他才會願意拿出鬼門十三針的前九針贈與熊宗立。

從那玉碑中的碎片記憶中,不光有鬼門十三針,還有關於道家大聖人支離破碎的記憶,林正知道在道聖手中,熊宗立隻學會了前六針而已,對於他拿出來的禮物,熊宗立根本無法拒絕。

既然道聖都傳授給熊宗立鬼門十三針,林正大概可以知道此人不會是心術不正之輩,但為了避免意外,他還是小心隱藏自己,盡量不讓熊宗立產生懷疑。

當晚,在熊宗立的委托,不對,應該是請求下,林正用文房四寶,寫出了關於鬼門十三針的前九針篇章,其中自然少不了漏洞和錯字,而且還沒有圖解的內容。

但是前九針的九層內容都是正確的,僅有一層的內容需要熊宗立費些功夫破解,也算是一點難度,畢竟輕易獲得的東西,誰也不會珍惜,這個道理,林正十分清楚。

拿著林正書寫完的書卷,熊宗立一臉興奮,不停在房間裏走來走去,激動了半天,宛如珍寶一般捧在手裏,仿佛朝聖。

這種對於林正來說的雞肋,在他手中,就是一生所求的珍寶。

為了尋找鬼門十三針的全篇,熊宗立可為費勁半生,卻始終沒有任何消息,他現在都不知道,當年傳授他針灸術的老者就是道聖。

“你叫林正,對吧,雖然你不知道那殘卷的下落,但是你能夠將其複寫下來給我,這就是極大的恩情,我熊宗立十分感激,如果你有什麼請求,我一定不會推辭,盡管開口吧。”

將書卷妥善收好,熊宗立用樹皮一般枯燥的雙手握著林正,感激道,眼神中的喜色,還未褪去。

“熊老先生言重了,晚輩也是僥幸看過此書,若非那日您施展過一回,我也不會回想起來。”

拱拱手,林正臉上春風和煦,故意推辭道,雖然是客氣話,但他所言倒也不假,不是看見熊宗立施展了鬼門十三針,也不會刺激林正體內的玉碑激活這段記憶。

“不用客氣,你不是想要和我們一起去光州三江縣治理瘟疫嗎?明天一早,我就去論語樓找高柴樓主,想必憑借我幾分薄麵,他一定不會拒絕。”

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此時的熊宗立對於林正而言,語氣態度客套多了,滿臉堆笑,十分溫和,若是叫皇甫謐等人看見,肯定驚訝不已。

其實林正刻意交好熊宗立,也並非完全是為了下山遊曆,湊湊熱鬧,也是想找機會,讓熊宗立幫助他去除身體中的蠱蟲。

如果蠱蟲不在,他就不需要聽命於諸葛果,冒險去偷什麼玄天印,一看就是要命的任務,而且看過了禦守閣的設計書目,他才明白,那地方的守衛有多麼森嚴。

晚上回到居室,林正將諸葛果給予自己的東西,還有一些私房家夥事都偷偷藏好,避免他不在岐山的日子裏被人發現,鬧出麻煩。

翌日一早,在論語樓的求學殿裏,熊宗立果然如約定的一樣,專門前來拜訪高柴,打算將林正帶去光州三江縣,協助治理瘟疫。

雖然有些奇怪,感覺非常唐突,疑惑區區一個入門弟子,能夠有何用處,不過熊宗立在岐山的資曆不淺,另外關於瘟疫一事,高柴也有所耳聞,明白多重要,所以他沒有阻攔,交代了幾句,便放林正離開。

懷著興奮的心情,林正跟著熊宗立去了岐山學宮的入口處天守院,當兩人抵達時,天守院已經聚攏了十幾人,都是此次的同行者。

為了瘟疫不擴散,鏟除潛伏的聞香教教徒,岐山學宮可是花了大工夫,專門派了劍林的另一位劍使郭文懿,還有金農的兩位徒弟羅聘,項均輩等七人隨行,保護熊宗立帶領的醫師。

作為醫師,雖然也會修煉,但是境界大多低於同級的修煉者,而且為了治病救人,醫師一般都是精通法術,而不善於近戰,也不太適應殘酷的戰鬥。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醫家的勢力雖然不小,卻始終排不到“天下九流十家”中去,成為第十一家,這個世界尊重懸壺濟世的醫者,但更加崇尚實力,唯有力量,才能使人畏懼。

醫家為了保護自身,一直作為一個中立者存在,幾乎不參與任何爭端,偶爾也會交好儒家等天下九流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