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鑒定唐三彩(上)(3 / 3)

“第一種辦法,看胎的區別。”

“胎釉造型、色彩風格等基本常識,是所有論述唐三彩辨偽文章都重點涉及的問題。但從見到的高仿三彩來看,這幾個方麵是沒有根本差別的,就連胎釉的各種化學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麼“光齡”、“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樣信手拈來。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麵前,再談什麼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風格、“光齡釉齡”已毫無意義。但是呢,高仿的就是高仿的,做的再逼真,還是有些地方會留下破綻的,這些是無法仿出或無法仿得逼真的幾個特殊點上麵。

第一點、蒼老的千年陳舊感。

真品出土前或置於潮濕的墓室,或埋於泥土中,受千年地氣、水分、泥土的侵蝕,有的出土後長期置於室內,受空氣和冷暖變化的影響,其胎表已毫無新意,陳舊自然。

真品的舊感極其自然,富有層次並深入肌裏,用硬物輕劃,可見舊感滲入胎裏,如有可能可在不顯眼處輕輕敲擊一兩處胎表就可發現舊感是由胎表向裏滲透的。

高仿三彩的胎,經作舊處理雖有陳舊感,但絕無真品胎經歲月侵蝕而顯露出來累累滄桑的自然感,舊僅在胎表不入肌裏,新的感覺依稀可辨,不會出現舊感滲入胎裏的現象。

輕擊胎表就見“舊”僅是胎表的一層,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舊感與胎互為一體,不可分割。

第二點、遇空氣即變顏色的胎土新斷麵。

真品三彩由於時間久遠,部分胎土新斷麵遇空氣後,胎土顏色會由白漸變到黑,這一過程一般約100天左右,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淨後的胎表也會出現這一現象。

高仿三彩胎的新斷麵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會有什麼明顯變化。

把真品露胎部分放進水中,取出後會出現中度粉紅狀,仿品的露胎處放進水中則呈現土白色。

不過,這種中度粉紅狀是和仿品胎那種死灰白相比較而言,微微呈現的粉紅色,而且似乎單就河南胎而言更為合適,陝西古胎和現胎有一種胎色微呈粉紅,入水則更明顯。

如洛陽等地複製的仿品胎色是略呈粉紅色的,放入水中呈現較醒目的粉紅色。

第三點、部分真品三彩露胎處會生出極細小的如針尖大的暗紅、淺褐、黑等色的土鏽。

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現於露胎處的表麵,有的出現在口沿,有的出現在踏板上,有的出現在器物內。

土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朝生成的,千百年時光的孕育使得胎體內的某些元素分子由胎內溢於胎表,成為胎表的一個組成部分。

高仿三彩的胎表絕不會出現土繡,仿造的土鏽極不自然,仿品出窯之後再往露胎處“種”上的土鏽和自然生長出來的真土鏽顏色差別很大,生長出來的和強加上去的,一個自然,一個僵硬不自然。

土鏽看似簡單,卻極難仿造,故大多數高仿三彩為了盡量減少人為的破綻,幹脆就不做土鏽。

說到土鏽,不少人把土鏽理解成胎土表麵用水可衝洗掉的髒土層。

其實所謂鏽,是物質化學變化的產物,如鐵鏽、銅鏽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鏽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