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打“擦邊球”的“達人”(1 / 1)

愛打“擦邊球”的“達人”

寶應專欄

作者:劉延龍

馬局長真正是打“擦邊球”的高手,凡大小比賽,幾乎場場都能贏,在圈子內被稱為“達人”。

每次乒乓球比賽回來,圈內人都要為其慶賀。“其實也沒什麼值得總結的,如果說要總結什麼,就是技巧問題了”。“什麼技巧?”圈內人急不可待地追問。

“能有什麼技巧?打擦邊球唄”。

打“擦邊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隨著圈內人的追問,馬局長眉飛色舞地介紹起自己練球的經曆,把打擦邊球的技巧講得玄而又玄。雖然大家感到玄乎,但聽起來依然興趣盎然。

打球畢竟是業餘的,說著說著,馬局長聯想起了工作。“工作其實也是一回事,條條框框很多,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做好工作?打‘擦邊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馬局長的一番話讓圈內人茅塞頓開。是啊,一些人被單位的條條框框束縛,什麼事做不起來,原來,打‘擦邊球’的功夫沒有啊。

忽然有一天夜裏,馬局長所在單位財務室數十萬元現金被盜。案發後的第二天上午上班時,馬局長獲悉單位現金被盜。“報警”,馬局長立即安排身邊同誌向警方報警。

身邊的同誌剛準備報警,馬局長又立即叫了“暫停”。

“這是為何?”身邊的同誌不解。馬局長低語說,這次也打下‘擦邊球’,具體你看著辦。按照馬局長的吩咐,身邊的同誌隨後向警方報了警。

“叮鈴鈴,叮鈴鈴”.......

一陣陣急促的報警鈴聲響起來,隨後辦案民警立即趕赴到了現場。

“什麼時候發現被盜的?”

“被盜財物多少?”

辦案民警聚精會神地詢問案件情況,現場勘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們單位這次被盜現金總共25萬元,犯罪分子太猖狂了,警方一定要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馬局長一直接待著辦案民警,並不時了解現場勘查情況。

勘查完現場,辦案民警回到了警營。

時隔三天,警方成功地偵破了此案,並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想爭取立功表現,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盜竊現金20萬元的犯罪事實。

“還有5萬元是怎麼回事呢?”辦案民警繼續在訊問。

無論辦案民警怎麼訊問,嫌疑人依然是同樣的回答。

訊問無果,辦案民警再次回到了案件現場作深入勘查,並找來報警人進一步了解核實案件情況。

還未等辦案民警盤問,那個報警的同誌語無倫次。這一異常情況讓辦案民警感到蹊蹺。

警察的目光直逼報警人。“我說,我說。那5萬元是馬局長打‘擦邊球’,將上周末外出旅遊的5萬元算進去了。”

“打擦邊球,曾讓我其樂融融,但現在一去不複返了。”在監獄裏,曾經的馬局長風光不再,他將每天在品嚐打‘擦邊球’的另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