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產褥期保健(2)(1 / 3)

身有殘疾的母親,在調適的過程中會備嚐艱辛,因為她缺乏所需要的特有的資訊,以及處理情感和受孤立的情緒,無法達成一般母親所做的工作。身有殘疾的母親在沒有資訊與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想要勝任母職會倍感困難。

初為人母的最初幾周,會倍感壓力。了解到何謂壓力與壓力對自己的影響,便可以學習到如何處理這些壓力。

所謂壓力是因人而異的,不過大多數人都將之視為是負麵的力量。有些人認為這是環境所引起的,由於無法掌控而引起壓力;也有一些人認為是情感上的焦慮,是因為工作過量或受迫過度而引起的。在現實生活中,壓力也具有正麵的意義,因為我們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刺激和挑戰,以有效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當感覺到自己所麵對的情況與需求失衡的時候,壓力似乎有害,因而無法控製。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感受度”,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某些人的努力充滿了壓力。

將壓力視為是需求與能力之間的不平衡,這想法有助於產婦由被動轉而采取主動,可能無法改變加諸自己身上的要求,但是可以學習到如何安排這些事項。同時,可以視需要來改變回應的方式。當遇到某些重要的關鍵性時刻或要求時,可以減輕其他方麵的要求。不需要隨時聽候差遣,因為那是很自然的事。

六、克服剖腹生產後的憂慮

接受剖腹生產的產婦,在最初的幾天,可能會因為傷口的不適與移動的不便而產生一些麻煩。這時,要找出最舒適的姿勢,以哺乳嬰兒,並以最舒服的姿勢上下床。對許多婦女而言,對於疼痛的過度憂慮與擔心傷口不能愈合,反而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憂慮所造成的壓力,隻會使傷口更加疼痛。在站著的時候,很可能會想要向前傾,以保護傷口,但是應該盡可能地直立站好。在行走的時候,放鬆並輕鬆地呼吸,以一隻手支撐傷口部位。

要發現一個最舒適的哺乳方式,可能是不斷嚐試的過程。將一個枕頭放在大腿上,用以支撐嬰兒,同時也可以保護傷口。將會發現坐在椅子上,會比坐在床上更容易哺乳。

最初,在上、下床時,需要他人的協助。很重要的是,任何人在幫助產婦上、下床的時候,應該以產婦的步伐行動,而不要拖著產婦進入坐著的狀態。以一隻手支撐傷口,同時彎曲膝蓋,雙膝慢慢並攏,同時肩膀呈一直線,避免肌肉扭曲。這時,盡量做出坐的姿勢,並將雙腳置於床沿,漸漸碰觸地板。最好床的高度能使腳剛好接觸到地板,同時可以用力,使自己保持站立的姿勢。如果床的高度並非恰到好處,則應該慢慢地使腳接觸到地麵,再慢慢地下床,或是要求調整床的高度。

要回到床上時,盡量坐在靠床頭位置,環抱著腹部肌肉,放鬆雙腳,一次提起一隻腳到床上。也許,此時需要用雙手來提起雙腳,保持膝蓋彎曲,將腳跟貼在床上。同時,慢慢地用手把自己的身體推到床頭位置。

如果做過全身麻醉,則需要深呼吸並咳嗽,以清除肺部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是麻醉所產生的反應,因為咳嗽會使腹部的傷口產生疼痛感,可能會壓抑原本的本能,而排出這些分泌物。如果分泌物留在肺部,可能會引起感染。

七、克服產後情緒低落

在孩子還沒出生以前,很難想象把孩子抱在懷中的初為人母的感覺。會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母子(女)之間血濃於水的強烈情感,產生親吻他、擁抱他並保護他的行動。但是,在看他一眼,確定他平安無事以後,也不要驚訝於自己已經筋疲力盡得需要有人來代為看顧孩子,好讓自己從產後的疲勞中恢複過來。同時,還可能會對身為人母負的責任感到承受不了,也會對自己缺乏預期中的強烈母愛而感到失望。

至今,嬰兒天生的歸屬感問題已被廣為討論。不過,為人母者可能會因為環境因素而無法與嬰兒立即共處,如:嬰兒需要安置在加護育嬰箱中,或初為人母者經曆過全身麻醉,而無法立即看護嬰兒,如果嬰兒的AP克AR數據較低(這是在嬰兒出生以後,觀察其全身狀況所給予的數據。該數據顯示嬰兒是否需要特殊的照料),自己也會因而無法立即親自照顧他。因此,就會感到失望與擔憂。

但是,切勿因而被擊倒——這並不表示與嬰兒所建立的歸屬感會有所改變。當有機會照顧嬰兒時,母子間會有很多的機會可以互相了解,到時候,可以逗他,打開他那緊握的小手和腳,注視著他,確定他的存在。在注視著他,對他說話的時候,他會緊握著媽媽的手指,而媽媽也會為此感到好奇。

最初幾天,產婦會很情緒化,因為在懷孕期間,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血液中的黃體素也隨著增加,而變得情感豐富,顯得較為情緒化。這時,激素的突然流失,也會導致產婦情緒化。另一方麵,生產後的生理負荷不再有,晉升為人母後所帶來的壓力也是因素之一。如果了解這一點,就不會對這種情況覺得難以捉摸了。

由於情感非常情緒化,最好是控製好自己的情感,免於受外界幹擾。在這期間,產婦的表現會與平日判若兩人,前1分鍾,很可能會歇斯底裏地與他人大笑不已,而在下1分鍾,很可能會因為一些芝麻小事而哭。會發現自己反應過度,情緒的波動很大。一旦被別人批評尚未恪盡母職,或是與丈夫的約會遲到,都會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