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識才用才(2 / 2)

雖然不是很懂,借助前世的眼光也發現現在的冶煉有問題,於是聲稱得到天書啟示,按照前世的經驗提出改進想法。

這煉爐上麵完全就是敞開的,就如揭開鍋蓋的鍋肯定無法更好的聚集熱能,應該將收口改小,煤可以按照燒製木炭的方法燒製煤炭,加深燃料提高熱能的溫度,鼓風機嚐試用兩排的風扇頁片加大風力,煉製過程中加入其他礦石粉末,看能否得出新的鋼材。

再想到前世在電視上見過的煉鋼畫麵,貌似一口大坩堝來回晃動鋼水,也一並帶了出來。

公輸簡問道:“收口改小,那不是容易熄火?”

氧氣的道理這個時代的人是不明白的,張天佑馬上道:“可以不僅從底下鼓風,也可以上麵鼓風。”

他不知道自己說的這一切,導致了以後冶煉業的一大發展,很多科技進步其實沒那麼神奇,一個小小的改進就能帶動產業的發展,關鍵是找對方向。

這一通想法,加大爐溫的方法也就罷了,後麵的卻是涉及到了煉製合金鋼材和坩堝煉鋼法,提前開辟了一個冶煉新領域。

徐春疑惑道:“要是按照天書啟示的方法能夠加大爐溫,那熔爐能夠承受嗎?”

張天佑傻眼了,沒想到為了製造一把先進的火器,涉及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忙道:“長生,煉丹術有沒有能夠耐高溫的材料?”

秦長生想了下,回答道:“丹書上有過記載,白雲石適合高溫煉丹,不過煉丹需要的溫度沒有煉鐵那麼高,用這東西作為煉鋼的耐火材料恐怕也不行。”

張天佑雖然專業不如四個院長,可是穿越而來的眼光卻不是幾人能比,當即發話:“可以嚐試將白雲石磨成粉,加入各種礦石粉末燒成磚實驗下,看那種材料的組合最適合耐高溫,找出可以融化鋼材而自身不融化的耐火磚來砌熔爐。”

秦長生摸摸頭:“這恐怕不是一時能解決的,還需要多次嚐試。”

“嚐試沒關係,科技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以後就找冶煉匠人成立個耐火材料組負責研究這個事情,同時成立一個高爐組研究那種形狀的爐子能更好的提升爐子內部的溫度。”

徐春不由開口:“這化學研究院已經有了玻璃、電池、耐火材料和高爐四個組,火器研究院有了步槍、地雷兩個組,技術研究院也有了水能組和鍾表組,我這個醫藥研究院要怎麼樣分組?”

張天佑哪知道什麼醫藥知識,當即發話:“天書要是有啟示的,我會提示你們分組,要是沒提示的,你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分組,醫藥研究院先保證將青黴素發明出來,自行分組吧。”

徐春一拍大腿:“那我就分十四個組。”

嚇了大家一跳,秦長生愣愣的道:“你是要跟我比賽嗎?”

“鬼才跟你比賽,太醫院本來就有大方脈、婦人、傷寒、小方脈等十三科,加上青黴素,不就是十四組!”

這家夥一通介紹,張天佑都呆愣了,沒想到明朝的醫藥分科就已經如此複雜,中華醫藥真是博大精深,連忙道:“徐春說的對,以後叫組叫科隨便你們,自行根據情況增減,這是你們院長的權力,另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還是要區分重點優先發展,不然別什麼都沒進展,尤其是得解決銃管的質量問題。”

趙誌達開口:“當初祖公設計掣電銃,之所以隻帶六個子銃,就是怕連續射擊多了炸膛,如今火藥威力加強,連續射擊對材料要求更高,我看這銃管的材料不是一時能解決的,要不就用粗鋼打造,雖然耗時耗力,隻要出的起錢,總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