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琳中學前,甘露家住在七樓,屬於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房。每天下樓散步,通過爬樓梯鍛煉曉琳的意誌。從最初1歲半開始爬一層樓梯,逐步增加到3歲時就可以自己走完7層樓梯。另外,曉琳小的時候甘露家沒有買兒童推車,星期天外出公園遊玩,更是要求她自己走路。
隻有在學齡前開始了適當的鍛煉,才能在小學階段進行訓練,在中學階段進行磨煉。
上小學時,甘露買了一套中外著名科學家的故事書給女兒讀。通過閱讀,讓她知道人的一生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成功的人比別人成功之處,就在於克服了比別人更多的困難。
所有科學家和成功的人,都比常人遇到更多的困難和吃更多的苦。
道理是這麼講,作為家長的甘露,一直在尋找讓女兒曉琳有深刻體會的機會。
女兒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得知老師讓她與其他班3位同學,代表學校去參加區裏的作文比賽時,她高興得手舞足蹈。晚飯後,她在家裏跳來跳去。當時家裏鋪設了地板膠,她在玩地板膠時,一會兒拉起來,一會兒又放下,結果腳一滑摔倒了,眼睛碰著地板膠的角,弄傷了。曉琳的情緒馬上從最高處跌到了最低穀。她哭著跟甘露說:“媽媽,你打電話給老師吧,我不能去參加比賽了,讓老師換人吧!”甘露看看女兒的眼睛,覺得不會有很大的問題,馬上給她上了眼藥膏,讓她盡快睡覺,以平靜她的心態。
睡覺前,甘露給女兒講解成語“樂極生悲”的意思,教育她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太過分,要有一個度。失敗時不要氣餒,要提高信心,高興時更要保持頭腦清醒,否則,就會從-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第二天早晨起來,女兒的眼睛仍然睜不開,怕光線。甘露趕快拿一塊紗布為她捂住一隻眼睛。甘露摟著女兒對她說:“你的眼睛沒事了,一會兒就好了,媽媽陪你去參加比賽。媽媽不在乎你能否獲獎,你這種狀況也難獲獎,我隻在乎你的參與,今天隻要你參與了就是勝利。”
甘露親自送捂住一隻眼睛的女兒到賽場,並在門口等她比賽出來。女兒的眼睛成為同學們視線的焦點,她不敢抬頭看別人,隻一心想著寫完作文趕快離開這裏。
一個小時後,女兒作文比賽完畢,甘露擁抱她說:“我們勝利了!”然後甘露才帶她去眼科醫院治療眼睛。因為這件事,甘露被眼科醫生批評了一頓:“哪有像你這樣當媽的,幸虧孩子的眼睛沒事。”甘露心裏想,正因為知道孩子的眼睛沒大事,甘露才敢以這種方法來鍛煉女兒的意誌。
一個月後,成績出來了,學校派去的四個同學,隻有曉琳一個人獲了獎。
甘露堅定地對女兒說:“幸好當時你沒有放棄,帶病參加了比賽。
如果不參加,這個獎不會有,如果不參加,臨陣退縮的話,學校以後也不會再給你機會。因為你參加了,才有今天的成功。有時成功與失敗,就在於一個人麵對困難時的一步之差,甚至是一念之差。
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你克服了當時的困難,是因為你克服的困難比別人多。在以後的學習以及人生的道路上,你要有思想準備,比別人吃更多的苦、克服更多的困難。隻有堅強麵對困難,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女兒聽了之後說:“媽媽,感謝你當時給我的支持,這件事對我的教育真是太深刻了,我會記住的。”後來,她寫了一篇文章《我的媽媽》,刊登在《深圳青少年報》上。文章的最後一句是這樣結束的:“謝謝媽媽,您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前進路上永不低頭,成功隻有靠奮鬥!”
從此之後,曉琳堅強多了,並且自覺主動地去迎接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
曉琳上中學時,有一天早上,她騎著自行車去上學,路邊突然衝出來一輛自行車,兩車發生輕微擦碰,曉琳摔倒了,額頭碰傷流血了,她趕緊扶起自行車趕往學校。為了不讓老師發現,女兒用紅領巾捂住了額頭的傷口,若無其事地走向教室,一路上遇到眾多的老師和同學,誰也都沒有發現她受傷了。快到教室門口的時候,細心的湯老師發現了曉琳這個異常的動作,把她叫住。問清楚情況後,湯老師馬上帶她去校醫室,校醫檢查了傷口說:“是皮外傷,皮膚擦破了需要到醫院去縫合。”
湯老師攔截了一輛正開進學校大門的汽車,將曉琳送往市二醫院治療。
離開醫院時,老師建議她請假回家休息,她一聽就急了,摔倒後一直沒有哭的她,此時淚水卻止不住湧出來,堅決要求回學校上課。老師打電話把情況告訴了她爸爸,並征求意見。她爸爸與老師認真商量後認為,根據傷情,是可以回學校上課的。既然她堅決要求上課,那就尊重她的意見吧。
通過這件事情,甘露看到了女兒堅強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