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舜帝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趕到洞庭的君山,聞知舜帝已死,南望痛哭,姐妹二人投湘水而死,化為湘水女神,號湘夫人。
楔子 蘭因絮果誰錯種
明洪武三年。
東連鍾山,西據石頭,北枕玄武湖,南貫秦淮,這便是應天城了!
從三國的吳國開始,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在此建都,因此世稱“六朝古都”。而今,繼南唐之後它又成了大明朝的都城,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牆,猶如銅牆鐵壁一般拱衛著大明的帝都,那傲人的龍蟠虎踞之勢,更讓人篤信“金陵王氣”之說。
整個應天城內外山巒起伏,河湖縱橫,恢宏壯觀的氣勢調和著依山傍水的秀美,呈現出力與美剛柔相濟的獨特,為這片金粉福地增添了許多名勝,在在引人遐思。就連不識幾個字的大明王朝締造者朱元璋,站在城東北的燕子磯都詩興大發,張口吟道: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杆又如何?天邊彎月是掛鉤,稱我江山有幾多。
此時,會“作詩”的朱皇帝一臉怒氣地歪在坤寧宮的臥榻上,而他的結發妻子馬皇後,一邊輕輕地替他按揉著兩鬢,一邊柔聲說道:“才聽說一個和尚衝撞了皇上,那不過是山野粗人不知禮數罷了,何苦這麼生氣呢?”
朱元璋忽地坐起身來道:“他是山野粗人?哼!山野粗人能對得出千古鰥對?他分明故意譏諷朕,老四居然找了這樣的人來,真是個忤逆的畜生。”
馬皇後奇怪地說道:“皇上倒底是和和尚生氣,還是和棣兒生氣?怎麼好端端地罵到孩子身上了?”
朱元璋又把身子歪倒在榻上,冷笑了一聲道:“今天朕到大本堂看皇子們上課,老四身邊居然帶著個和尚,耷拉眉,三角眼,兩撇老鼠胡子,瘦得像個竹竿,教人瞧著就別扭,法名叫什麼道衍,說是隨時請教學問的。朕就讓宋濂考較一下他,對了幾句詩,倒還是有些才氣的。”
馬皇後笑道:“相貌有什麼要緊的?隻要才學好,那跟著棣兒不是挺好嗎?”
“好?好個屁!”朱元璋破口罵道,這一罵,反倒把馬皇後逗樂了,朱元璋的火氣被笑聲一衝,也不禁弱了,緩和了一些說道:“宋濂見考不住他,就出了個對子,說是千古鰥對,從來沒人對出來——黃道婆衣被天下,原為織女。”
馬皇後皺了皺眉頭,道:“果真是個絕對子,那道衍和尚怎麼說?”
朱元璋道:“那和尚說什麼要請皇上恕罪,才敢對。朕也沒多想,順口就說‘恕你無罪’,誰知他竟對了句——”
“什麼?”馬皇後好奇地追問道。
朱元璋咬牙道:“這天殺的禿驢,竟對了一句‘朱皇爺放牧山中,本是牛郎’。”
馬皇後先是一怔,隨即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朱元璋道:“秀英,朕肺都氣炸了,你怎麼還笑得出來?”
馬皇後笑道:“皇上就為這個生氣呀?這也值得?那年元宵節有人拿臣妾的大腳做燈謎,臣妾都沒在意,您的氣量就這麼小?”
朱元璋憤憤地說:“這分明是沒把朕放在眼裏嘛。”
馬皇後笑道:“臣妾看他不過是急著在皇上麵前露一露才情,哪裏會故意冒犯皇上呢?不然皇上倒說說,除了您這朱皇帝,還有誰是‘牛郎’?不抬出您這尊佛,可拿什麼破這刁鑽的鰥對呢?”說著起身為朱元璋倒茶。
朱元璋被她一說,怒氣漸消,便說道:“朕可以不治他的罪,可那和尚一副刁鑽樣子,滿身邪氣,隻怕腦後有反骨,肚子裏揣三國,這樣的人可不能在老四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