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培養孩子其他方麵的興趣(1 / 3)

59

讓孩子愛上勞動

父母箴言

越來越的父母已經意識到讓孩子勞動的重要性,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不舍得讓孩子勞動,由此也讓孩子對勞動沒有興趣。還是那句說了很多次但絕對有道理的話:不讓孩子勞動並不是愛孩子!希望父母們能夠放手讓孩子自己勞動。

培養孩子對勞動的興趣,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讓孩子全麵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讓孩子從小就能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孩子動手做事的能力,還能夠提高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對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也非常有幫助。

越來越多的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全家就隻有一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就得到了來自祖輩、父輩的過多嗬護,也就造成了他們與家務勞動無緣的局麵。有的父母認為這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多餘的時間學習別的東西,他們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其實,這樣不僅會淡化孩子的勞動觀念,讓孩子不能得到適當的鍛煉,還減少了他們參與實踐的機會,抑製了孩子許多生活的情趣。

父母也許從來沒有想過,適時的勞動體驗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雖然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的精神生活卻很枯燥,而家務勞動卻能從另一個側麵使孩子得到放鬆。當孩子感到學習枯燥的時候,通過勞動可以獲得新的興奮點;在學習緊張之餘,孩子可以在做家務中找到難得的輕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或許能夠通過勞動突發靈感;當他們在學校碰到不愉快時,則可以在和父母一起的勞動中尋找到快樂之源。這些都是孩子在別的地方無法尋到的發泄缺口。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作為家中的一分子,他有責任做一些家務;作為社會上的一員,他有義務服務社會。這樣一來,既可以培養孩子為家人做事的良好意識,又可以培養他良好的社會公德。所以,父母一定要利用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他們進行早期的勞動教育,讓他們可以在輕鬆愉快、多種多樣的勞動中獲得全麵的發展。

為了能夠讓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起勞動的觀念,幫助孩子體驗家務勞動的快樂,讓孩子對勞動發生興趣,父母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激發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興趣

孩子畢竟是孩子,由於他的年齡小,勞動的目的性也不強,所以有時難免會對家務勞動產生厭煩的感覺。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想辦法激發孩子對勞動的興趣了。

父母可以通過在做家務的時候增加一些小遊戲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跟孩子比賽誰把桌子擦得比較幹淨,誰在洗衣服時濺在地上的水少等等。通過這種遊戲競賽的方式,激發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興趣。

2.給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可以針對孩子年齡的特點以及身體的狀況,給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般來說,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負責比如整理報紙、擦桌子、洗一些自己的小東西等簡單的勞動。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負責洗碗、刷鞋子等家務事,還可以讓他幫助父母做一些簡單的飯菜等。

在家裏,父母要給孩子安排一些明確的任務。每天寫完作業之後,都要讓孩子認真地去完成這些家務事。久而久之,這些看似簡單的家務事,就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盡了一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會給他帶來滿足感。

3.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孩子最喜歡和大人一起做事情,比如,當媽媽在擇菜做飯或是收疊衣物的時候,他也會在一旁幫忙;當爸爸在打掃房間、整理花木的時候,他也會拿起小鐵鍁;當全家人在節日裏一起包餃子的時候,他也會團起小麵團。這些都說明,孩子是樂於和家人一起做家務的。

父母和孩子一起勞動的時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勞動興趣,融洽家庭氣氛,密切親子感情,還能夠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在和孩子一起勞動的時候,父母要注意用自己對勞動的熱情去感染孩子。要知道,用行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比口頭的說教更能起到作用。

4.快樂體驗勞動成果

當孩子完成了一項勞動的時候,父母要及時予以總結孩子勞動的成果體現在哪裏,比如當孩子將自己的襪子洗幹淨的時候,父母可以說:不錯,下次你可以穿上自己洗幹淨的襪子了!又如孩子將家裏的桌椅、茶幾擦幹淨時,父母可以說:你瞧!我們寶貝的勞動讓家裏變幹淨了!孩子就能從中體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

5.對孩子的勞動給予表揚和鼓勵

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勞動是一種正麵的強化。要知道,孩子十分希望自己的勞動能夠得到大人的承認和肯定,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這種勞動積極性。有的時候,可能會由於孩子的能力有限,做的事情往往不能盡善盡美,有時候甚至還會好心辦壞事。麵對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不能批評、嗬斥,而是應該在表揚的基礎上提出改進的要求。

對孩子家務勞動的鼓勵,應當以精神鼓勵為主,當然也不排斥物質方麵的獎勵。畢竟,一件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是一本有趣的書,這些都會使孩子進一步體會到勞動帶來的快樂。但是,父母也應當注意,在孩子勞動之前,不要許諾給孩子物質獎勵,這樣的獎勵應該放在孩子經過努力並且比較好地完成了某項勞動之後,這樣就不至於使孩子覺得是為了得到某個東西才幹家務活的,他們對家務勞動的義務感就不會被削弱。

那些一到周末總喜歡一個人一邊打掃衛生一邊照顧孩子的父母,你不妨試一下讓你的孩子一起參加家庭勞動,或許你會發現這樣做,不僅你會感到輕鬆,你的孩子也會感到很快樂。要知道,你的孩子身體已經能夠活動自如,手的動作也已經比較靈活了,再加上孩子天生好奇、好動、好模仿,在你正確的教育下,他們是會很樂意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的,而且他們還能從勞動中獲得知識、找到快樂。所以,父母不必包下全部的家務勞動,帶著你的孩子一起勞動,一起分享勞動所帶來的快樂,是個不錯的選擇。

60

讓孩子走進大自然

父母箴言

父母不要把孩子總是關在枯燥的書本世界中,偶爾把他們置身於天地萬物之中,讓他們去探索知識,了解自然,熱愛自然,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生存能力,還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豐富孩子的知識。這比隻把孩子關在書的海洋中要有意義的多。

大自然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本沒有字的生活教科書。隻要一打開這本書,就會有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展現在孩子的麵前,讓孩子走進大自然,去經曆大自然的洗禮,去接受大自然的磨煉,才會讓他們知道,大自然有多麼神奇。

你的孩子有多久沒有看到過花草樹木了?有多久沒有和動物近距離接觸了?又有多久沒和大自然接近了?作為父母的你對於這些問題想過沒有?或許有的父母有說,現在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學習,哪有多餘的時間去讓他們接近大自然。這樣的父母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了呢?難道你忘了小時候和動物們嬉鬧的情景了嗎?難道你忘了那些花草是多麼漂亮了嗎?你忘了你在它們的包圍中心情是多麼快樂了嗎?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快樂是現在的孩子很難感受到的,所以,父母就更應該給孩子創造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而不是剝奪孩子親近自然的機會。

當然,雖然孩子天生就有想走進大自然的欲望,但是也會有一些性格內向、行事膽小的孩子,還有一些沉迷於玩具,不願意過多地進行戶外活動的孩子。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就更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加以引導了。父母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童話中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也可以從講述一些自然常識入手,還可以用提問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對大自然產生興趣。有些孩子缺乏對大自然的了解以及認識的渴望,往往是與很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有關。所以,家長必須培養孩子觀察大自然的能力,讓孩子對大自然產生興趣。

一般來說,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僅僅靠這種自發的、無序的好奇心是無法係統、準確地發現種種的自然現象,也沒有辦法掌握其本能和規律。所以,父母要隨時提醒孩子注意那些重要的、特別的、帶有規律性的自然現象。對於有能力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寫觀察日記,培養孩子寫日記的興趣和能力。對於那些沒有足夠能力的孩子,父母則可以讓他們用回答問題的方式思考分析一些淺顯易懂的自然現象。

對於孩子熱愛自然、融入自然的動手能力,父母也需要注意培養。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比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對大自然更親切,也更熟悉。可能是因為他們具有極強的融入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動性,當然,主要是因為他們有那個條件。農村的孩子熟知桃樹生長、開花、結果的全過程,因為他們親手種了桃樹;他們了解雞鴨、兔狗、牛羊的生活習性,因為他們自己親手喂養。這些說明了,隻有將自己徹底融入自然,才會真正體會到空氣、陽光、山水是那麼讓人珍視,讓人熱愛。城市的孩子就沒有那麼多直接動手的機會,但是也不是沒有。比如,讓孩子種一盆花、栽一棵樹或是養上兩隻鳥,找機會讓孩子去鄉下感受生活,去田野勞動、去農村鍛煉……當孩子親身感受到在自己的勞動下,美麗的花草蓬勃生長,可愛的動物健康成長時,他們就不僅充分體驗了勞動的愉快,更願意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毋庸贅言,隻有熱愛自然的人才會熱愛人生。

當孩子對大自然表現出好奇心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保護。在孩子2歲多的時候,常常會問父母:“這是什麼?”當孩子在這樣問的時候,說明孩子已經對大自然發生了興趣,這個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思考和發問,盡量解答他的問題,引導他去觀察和探索。父母一定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不耐煩地應付,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住在高層建築裏的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孩子聽到汽車的聲音時,往往會趴在窗戶上麵往下看,如果他看到了汽車,就會興奮地叫“嘀嘀、嘀嘀”。這是因為整天住在樓房裏,孩子缺乏必要刺激的表現。所以,父母應當經常抱孩子到街上瀏覽,讓孩子認識一下社會事物。

對於那些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大自然當然不是那些難以接近。但是,有些東西是有農村無法感受到的。比如,像是博物館、動物園等有意義的場所,這是一般農村所沒有的。父母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帶孩子去認識一下這些東西。

動物園可以說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那裏有很多動物在農村是不可能看得到的。父母在帶孩子去參觀的時候,應盡量避開節目人多的時間。每次去的時候都要給孩子不同的講解,逐漸提高講解的水平。有的孩子從小就害怕動物,一進動物園就緊張,什麼都不敢看。這個時候,父母要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幫助,慢慢的消除孩子的緊張感,同時豐富孩子這方麵的知識。

不管是城市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都有必要去接近大自然,讓他們從大自然中感受一些在平常的生活中所感受不到的東西,讓他們對充滿奧秘的大自然產生興趣。

61

讓孩子和電腦成為朋友

父母箴言

隨著信息與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的更新節奏加快,對於孩子的要求也相應增高。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電腦已成為學習者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也成為孩子學習時不可缺少的夥伴。讓孩子對電腦產生興趣就成為父母迫在眉睫的一項工作。

隨著鼠標輕點,鍵盤嗒嗒,網絡課堂、在線學習、電子圖書館、視頻點播、論壇、BBS,等等,無不向人們昭示: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時代。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指出的:“當今社會,不懂電腦,就是文盲。”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廣泛應用的今天,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信息技術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電腦和互聯網是學習各類知識的新途徑。Internet作為一種傳播媒體,越來越為大眾所接受。它給孩子的學習、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有一些人對這個高科技的產物產生了置疑,尤其是那些處處為孩子著想的父母們。

有一位家長曾經發出這樣的疑問:“我該不該為孩子買一台計算機?”這是一個4歲男孩的父親,他的孩子非常喜歡看電視動畫片、環球45分鍾、軍事天地、人與自然和動物世界。孩子看電視非常入迷,常常飯都不吃,還特別愛提問題,許多問題大人也無法解答。孩子喜歡讀《少年科學畫報》和《奧秘》畫刊,因為裏麵有關於飛碟、彗星撞擊木星的內容。他認為孩子很聰明,希望他能學計算機。但是,又有很多問題困擾著他。電腦對孩子的教育有沒有幫助?電腦能不能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作用?怎麼樣才能使孩子對電腦產生興趣?在了解這些問題之前,先看一下電腦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是電腦的主要功能。當孩子觸摸鍵盤上的一個鍵時,電腦屏幕上就會有相應的變化,孩子就對這些變化有了興趣,他們也喜歡自己操縱這種變化,當然,這種變化是他們可以理解和欣賞的。

和別的遊戲不同的是,電腦遊戲具有直接參與性,也就是說,孩子可以在玩遊戲的時候操縱故事的變化、發展以及結局。或者說,一個故事的結局取決於孩子的興趣或某些方麵的能力,這一點絕對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當然,電腦還有別的一些功能,比如繪圖,就是利用電腦中的繪圖軟件,孩子可以創造出各種圖畫;看電影或是動畫片;聽音樂或是歌謠。

當然,作為父母,可能會更關心電腦有什麼學習功能。孩子可以利用電腦練習打字,學習學科知識,學習一些編製計算機的軟件。學電腦可以促進和開發孩子智力潛能,孩童時期是人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如果對孩子智力的各方麵素質給予有意識、有目的訓練與開發,將會對他們今後智力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電腦有它自身獨具的特點,如果能發揮計算機教學的優勢,合理地安排孩子學電腦內容,對於促進孩子智力潛能的開發是一種極好的手段。

1.利用電腦可以吸引孩子注意,促進他們觀察力的發展

孩子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那些具體生動、直觀形象、顏色鮮明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在電腦中,父母可以通過演示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加以各種有趣的聲音或解說詞。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吸引他們注意觀察。這樣既讓孩子學習了圖形方麵的知識,又運用電腦的聲像並存優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很好地促進了他們觀察能力的發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