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刻的老師。馬克思說過:“父母的職業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進而使孩子擁有好性格。

一位在事業上不得誌的父親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到酒館裏喝酒,以此來麻醉自己。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他依然徑直走向酒館。沒走多遠,他感覺有人跟在他的後麵,當他轉身時,發現不滿八歲的兒子正踩著他留在雪地上的腳印,並且興奮地說:“爸爸,你看,我正踩著你的腳印!”孩子天真無邪的話使他為之一震,心想:“我要到酒館喝酒,兒子卻在踩著我的腳印!”從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習慣,再也不光顧酒館了。

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著孩子。做父母的雖不可能是完人,但最起碼不能把自身的壞習慣“遺傳”給孩子。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一個旅行者,他每到一地,都有尋找奇異的小石子作留念的習慣。有一次,他在一座山下的一條融雪彙聚成的冰一樣的溪流裏,發現了一顆碩大的鑽石。可以說,好習慣就是指引我們不斷發現成功鑽石的尋寶圖。

有的父母可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認為“樹大自然直”,這種“自發論”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在孩子成長的歲月之海上,壞習慣就像生活在孩子理想巨輪上的老鼠,早晚有一天會把船底啃穿。

一個人的反複行為便形成了習慣,而習慣又反過來塑造其獨特的性格。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的性格健全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事業是否成功、家庭生活是否幸福、人際關係是否良好。對於孩子來說,健全的性格就是他通向成功的護身符。

沒有健全的個性,要麼成天唉聲歎氣、怨天尤人;要麼受一點挫折即趴下,再也直不起腰,悲觀失望;要麼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洋洋自得,完全看不到前進中可能有的曲折和艱險——這樣的孩子很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心理學家曾一再告誡世人:改善你的性格,健全你的性格,扼住命運的咽喉,做命運的主人。做父母的要改善孩子的性格,健全孩子的性格,前提是要認識孩子的性格,找到孩子性格中尚存的缺陷,對症下藥,為孩子明天的成功鋪一塊基石。

為了滿足父母們望子成龍的一片苦心,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作者在總結東西方家庭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搜集了大量可供中國父母借鑒的有益啟示,特意編寫了本書,著重講述了父母在培養孩子習慣與性格方麵應注意的問題。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希望它能成為父母們培養孩子走向成功的好幫手。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那就趕快打開此書,著手從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健全的性格做起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