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1 / 3)

情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情商?高情商的孩子就會有一個好的未來嗎?剛剛接觸到“情商”這個詞的人差不多都會這麼問,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具有在社會上生存能力的父母也都會這麼想,並且想對情商有一些簡單的了解。其實情商就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商,是讓孩子決定未來的一種能力,是除了智商之外的一切內容。

1 情商就是智商以外的一切內容

父母箴言

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優劣占20%,情商的優劣占80%,從而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公式: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如果要造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讓他將來事業有成,那麼從小就要重視培養他的情商。

情商(EQ),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係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感智力》一書中提出的。所謂情商,其實指的就是情感智力,“EQ”是“情感智力”的英文縮寫,指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有樂觀幽默的品性,有麵對並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它也是一種自我激勵,持之以恒的韌性,是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是善於與人相處,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一種能力。簡而言之,它就是指人的一種情感和一種社會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內容。

隨著世界步入網絡時代,人際交往的增多,情商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它被人們普遍認為是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丹尼爾教授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IQ)的優劣占20%,情商的優劣占80%。為此,推出的成就方程式為: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由此可知,如果要造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讓他將來事業有成,從小就要重視情商的培養。

一般來說,情商可以分為五大類內容:

1.了解自己的情緒

認識情緒的本質可以說是EQ的基石,這種隨時能感覺得到的能力,對於了解自己來說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會淪為感覺的奴隸,相反,隻有掌握了自己感覺的人才能成為自己生活中真正的主宰,在麵對婚姻或是工作等一些人生中的大事的時候,也會做出正確的抉擇。

2.控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控製和管理是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的,即: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的心情。這方麵能力比較匱乏的人會常常和那些低落的情緒進行交戰,而對這些掌控自如的人則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發。

3.用自己的情緒激勵自己

無論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還是發揮創造力,將情緒專注於一項目標是絕對必要的。無論成就什麼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製力——克製衝動與延遲滿足。保持高度熱忱是一切成就的動力,一般來說,能夠自我激勵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很高的效率。

4.了解別人的情緒

同情心也是一種基本的人際技巧,同樣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具有同情心的人比較能從細微的信息中察覺到他人的需求,這種人特別適合於從事醫護、教學、銷售與管理的工作。

5.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

人際關係也是管理他人情緒的一種藝術。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都和這項能力有關,充分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往往會是社會上的佼佼者。

當然,不同的人在這些方麵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會很善於處理自己的焦慮,卻對別人的哀傷不知從何安慰起;而有些人在處理別人的事情時能夠非常理性,但是在麵對自己的事情時就會亂了方寸。這些基本能力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什麼優劣之分,但是人的可塑性是很高的,不管是哪一方麵的能力不足都可加以彌補或是改善。

如今,大人們麵對的是快節奏的生活,高負荷的工作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較高的EQ是難以獲得成功的;孩子們也是生活在一個馬不停蹄的環境裏,繁重的學業使他們喘不過氣來,同時還要和同學們搞好關係,隻有擁有較高的EQ,才會使他們在這樣的社會狀態下生活得遊刃有餘。EQ高的人,人們都喜歡同他交往,總是能得到眾多人的擁護和支持。權變理論代表人物之一弗雷德·盧森斯對成功的管理者(晉升速度快)與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績效高)做過調查,發現兩者之間顯著的不同之處在於維護人際網絡關係,支持成功的管理者最多,占48%,而支持有效的管理者隻占11%。可見,在職場中,要獲得較快的成長,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排在第一位的。

情商在估價一個人的整體素質方麵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情商與智商不太一樣,它是靠後天培養的。因此,情商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能力和素質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內容。而且,從現在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材的需求來看,僅靠知識是難以在社會上立足的。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較高的才智、健康的身體,還要有高尚的人格、優良的品質、堅強的意誌和不怕挫折、經得起失敗考驗的健康心理。就學習而言也是如此,即使一個孩子有了再好的智力,卻沒有好的學習動機,沒有意誌力,其學習是很難搞好的。另外,道德在很大程度上講,是給智力把關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社會後犯罪的事例並非罕見。所以,培養孩子高尚的情商是父母所必須做的事情。

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孩子成材和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弱的孩子往往伴有膽怯、懶惰、消極等習性,而未來社會需要的是積極進取、勇於競爭、不畏艱難的人。父母們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在開發孩子智力的同時,重視對孩子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2 情商VS智商

父母箴言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智商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而現代研究表明,讓孩子成才成功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智商,從很多方麵看,情商顯得更為重要。

一個人的智商可以使他具有非常豐富的知識,使他能順利地得到一份工作。如果他能有穩定的情緒,適應環境的能力,對外界和上司、同事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不會讓外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在受到挫折時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激情,並可以對自身的心理素質進行不斷地提高,不會怨天尤人或悲觀失望。這樣他的智商和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在工作中遊刃有餘,走向成功。與之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智商很高,卻常以此自負,情商低下,天天為自己周圍並不理想的環境所困擾,那他的結局或是憤世嫉俗、孤芳自賞,與社會、公司、同事融不到一起;或高不成低不就,一輩子碌碌無為;或是走上邪門歪道,毀於高智力犯罪。由此可見,一個人是否可以成功,情商與智商的作用一樣重要。

智商和情商都是一個人重要的心理品質,都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基礎。它們的關係如何,是智商和情商研究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正確認識這兩種心理品質之間的差異和聯係,有利於更好地認識一個人的自身,有利於克服智力第一和智力唯一的錯誤傾向,有利於培養更健康、更優秀的孩子。

情商與智商是兩種不同的心理品質,它們有些什麼區別呢?

首先,智商和情商反映著兩種性質不同的心理品質。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的能力等。也就是說,它主要表現人理性的能力。它可能是大腦皮層,特別是主管抽象思維和分析思維的左半球大腦的功能。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的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製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係的能力。情商所反映的是一個人把握與處理情感問題的能力。情感常常走在理智的前麵,它是非理性的,其物質基礎主要與腦幹係統相聯係。

其次,智商和情商的形成基礎有所不同。情商和智商雖然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關,但是,它們與遺傳、環境因素的關係是有所區別的。智商與遺傳因素的關係遠大於社會環境因素。據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智力商數》詞條載:“根據調查結果,約70%—80%智力差異源於遺傳基因,20%—30%的智力差異係受到不同的環境影響所致。”情商的形成和發展,先天的因素也是存在的。美國心理學家艾克曼的研究表明,從未與外界接觸過的新幾內亞人能夠正確地判斷其他民族照片上的表情。但是,情感又有很大的文化差異。從近代史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人的情感容易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人總是有著根深蒂固的從眾心理。

第三,智商和情商的作用不同。智商的作用主要在於更好地認識事物。智商高的人,思維品質優良,學習能力強,認識深度深,容易在某個專業領域做出傑出成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調查表明,許多高智商的人會成為專家、學者、教授、法官、律師、記者等,在自己的領域有較高造詣。情商主要與非理性因素有關,它影響著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動力。它通過影響人的興趣、意誌、毅力,加強或弱化認識事物的驅動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學習效率雖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時卻能比高智商者學得更好,成就更大。因為鍥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補拙。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調節的一種能力,因此,對人際關係的處理有較大關係。其作用與社會生活、人際關係、健康狀況、婚姻狀況有密切關聯。情商低的人,人際關係緊張,婚姻容易破裂,領導水平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通常有比較健康的情緒,比較完滿的婚姻和家庭,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容易成為某個部門的領導人,具有較高的領導管理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