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老九就是章釗,這個外號的出處有一段故事。
改革開放伊始,國內各項事業百廢待興,在各項事業中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國家為此還提出戰略性的策略“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再加上沿海城市的招商引資和政策支持,很多的工廠建立起來了並急需勞動力使工廠運做產生經濟效益,於是他們招工,從而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下海”打工創業的淘金熱潮,而章釗就在這個時期從師範院校畢了業。
作為師範畢業的章釗,很順利地被分配到了古呂一中擔任曆史的教學任務,這對章釗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因為當上教師可以進入編製,進入編製就意味著章釗可以端起了金飯碗,那麼他一輩子就不用擔心自己失業,而且當上教師也是一件對家庭和他臉上光彩的事情,他父母聽了一定會高興,他又怎麼會不求之不得呢。
俗話說得好“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章釗當上教師後,立即把自己的父母從鄉下接到了縣城,他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工作,有了教師的身份,有了工資,父母不必在家裏種田操勞受苦,而且他想父母為了自己熬幹了心血,應當進城享受幸福,這是當兒子應當做的。可他沒想到父母進城後為他的婚姻大事操上了心,兩位老人家說:“你當上教師了,在咱們家鄉也是個體麵人了,像你這麼大的人,在咱們農村都已經成了婚,有的娃兒生了都有兩三個了,你現在也應該找個女人結婚過日子了。”
章釗聽完,心裏覺得也是,於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和農村老家的姑娘見麵相親。
相親那天是三九寒冬,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恰巧那天還下著鵝毛大雪,趁著姑娘沒來,章釗貪婪地看著家鄉的遠山近水,高岸低穀,入目一切都是蒼蒼茫茫,一切都是迷迷蒙蒙,章釗心裏樂開了花,不由地書生氣上來了,就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詩句,更恰巧的是相親的姑娘來到,聽道章釗念得這句話後,打心眼裏認定這章釗就是自己心目中的人選。
不自覺的姑娘臉紅了,她心裏暗罵自己真是不害臊,人家都還沒有說同意不同意,自己就把他當做自己未來的男人了,可她想也隻有這樣的男人才配得上她,要是眼前的男人大字不認識一個,自己還不願意呢。
這樣想著,姑娘的思緒飄得很遠,而章釗察覺到了姑娘的來到,就轉過身來了:“你好,我叫章釗,你叫什麼名字?”
姑娘驚了一下,不過立即就調整了過來說:“你好,我叫張娟”
互相問好,通了姓名後,章釗想起昨天醞釀好的話,可到了嘴上,不知道從何說起,而章釗作為男方,他不說話,姑娘家怎麼能隨便說話。一時間兩人就這樣沉默地站在布滿飛雪的田野中。
沉默中他暗暗打量著眼前的姑娘,姑娘低著頭也偷偷打量著他,正好目光交到了一起,姑娘驚了下,心突突的跳個不停,她立即收回眼光,羞得臉上罩著一層晚霞,暗罵自己怎麼不顧大姑娘的矜持,這樣去打量一個男人。不過姑娘想,這是自己一輩子的大事,自己要觀察仔細,不然自己跟錯了人怎麼辦,這樣想她的膽子就大了,於是就貓著眼睛偷偷觀察者章釗。
他見章釗帶著一副眼鏡,麵容上很溫和,特別在他的領子角和手指甲上仔細觀察了下,當發現領子角幹幹淨淨,手指甲沒有汙垢後,印象更是好了一步。
她以往逢集趕會時,遇到十裏八村的小夥子,總是先在他們的領子角和手指甲上看去,因為她覺得,一個人幹淨與否,就看這兩個細節。而且她拿著章釗和自己遇到過的小夥子相比,覺得章釗不僅幹淨,渾身還透露出一股大丈夫的氣質。她喜歡這樣的男人,與之相比那些衣服都穿不幹淨,身體都不幹淨的人,以後的日子怎麼能過得利索?身體強壯,性格扭捏沒有大丈夫氣概的男人怎麼能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和家庭?可是她覺得章釗越好,自己就越自卑,她隻是小學畢業,心裏很崇敬有文化的人,可是父親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小學畢業後,她就在家做起了家務,無論她心裏怎麼不情願,也改變不了自己不能上學的事實。為此她暗暗留下了很多淚水。可是無論她怎樣難過,生活還要繼續,作為農村的姑娘,她們很早就知道了體貼和勞動,也因此接受了不能上學的事實。但眼前這個人是大學生,自己隻是一個農村的姑娘,自己能配得上她麼?她想大學生是一群能人,不僅有知識,有文化,而且個個身懷絕技,對於妻子要求是不是很高?於是,姑娘自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