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11)(1 / 3)

儉樸、平實的父母,造就了樸素、真誠的孩子,錢三強一家成為同事、朋友爭相誇讚的對象,當時很多朋友還向錢三強夫婦討教“教子經”呢。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印證了父母的行為處事對孩子的影響。錢三強夫婦正是看到了自己的行為對子女品性和習慣的影響,所以從自身做起,時時處處規範自己的行為。

幾個月大的孩子就開始跟父母“咿呀”學語;一歲左右的孩子學會了說話、走路後,說話的語調、走路的姿勢都可能帶有父母的痕跡。孩子的效仿能力是極強的,而父母又是孩子每天都接觸的人,父母不經意間的言行也許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的眼裏卻是天大的事情,孩子會無意識地在不知不覺間就接受了父母的行為方式,並單純地理解為按父母那樣做就是正確的。所以,父母要規範自己的行為,要用正確、合理的行為舉止向孩子說明什麼樣的生活態度與方式才是對的、好的和積極的。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長環境,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母的言行舉止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就是一所最好的學校。在這所學校裏,父母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什麼,在今後的歲月中就會長出什麼。父母想要孩子具有怎樣的習慣和品質,首先父母就得起到表率作用。

教育建議

在孩子的眼裏,父母就是模範和表率,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所以,父母要率先垂範,時時處處做好孩子的榜樣。

1.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一邊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一邊卻自己看電視、玩電腦,試想想會怎麼樣?這樣的命令,孩子不但不會聽從,而且還會激化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不講道理。

父母不僅是一種權威,而且是孩子言行舉止標準的提供者,家長的表現在很多情況下成為孩子的參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首先要以身作則。

2.以身示教

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來規範孩子的言行。但是,這種空洞的說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

在某些方麵的教育中,說教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比如:早晨起來,父母要有意識地向家裏的長輩問早,向鄰居問早;下班回家,向家人主動問好;帶孩子出門做客時要輕聲叩門,在做客時談吐高雅,舉止文明,主人招待時要說謝謝,臨走時要說謝謝;家裏來了客人,要帶孩子到門口迎接並引導孩子把自己最好吃的東西拿出來招待客人,客人給孩子帶禮物時,讓孩子表示感謝,客人告辭時要帶孩子送到門口說“歡迎下次再來”“再見”。這樣的行為舉止,孩子看在眼裏,就會對父母產生崇敬,以父母為榜樣模仿效法。反之,如果父母不能以身示教,孩子便無從模仿。

3.言行一致

一旦答應了孩子的事,父母一定兌現,否則,會造成諸多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隨便承諾,但由於種種原因忘記了,這對孩子的情緒不僅會是一個較大的打擊,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對孩子內心帶來傷害;經常言出不行,說話不算話,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對父母的崇信、敬仰與愛戴由於父母的失信次數增多而遞減;孩子會下意識地效仿父母,對自己說出的話不負責任。言行不一,不僅傷害孩子,也對自己不利,所以如果你經常有這樣的“過錯”,請你在孩子麵前鄭重其事地道歉,並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以博得孩子的諒解。當然,這種道歉的次數越少越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