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總結(1 / 3)

晴天後邊的內容,似乎是對自己情感心路曆程的總結,但又好像是對很多為情所困之人的忠告。

“我和斐煜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或許隻是在某種程度上暗戀過一位班花的故事。

雖然我將它放下了很多年了,但有時候仍然不時的會去想,我對她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會是真正的愛情嗎?好像不算是。那是一種特殊的友情嗎?似乎也不恰當。最後,我隻能將它歸為一種懷念。

有過暗戀經曆的朋友應該都能理解。當你特別癡迷於一個人的時候,你會關注它的一舉一動,會去注意它的一言一行。你會打聽所有關於它的消息,去了解它所有的興趣愛好。你會固執而倔強地認為,那個人就是你命中注定的它。

可當你在暗地裏,馬不停蹄的進行這些瘋狂的舉動時,你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生活早已開始,不知不覺的以它為中心了。

可是不管想象的再豐富,那都隻是發生在你腦海中的理想國裏。

你在現實中和它一直都保持著很遙遠的距離,並且你不敢接近它,因為你在潛意識中感到害怕。

害怕它和你腦海中那個人會有所不同,害怕真實的它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完美,又或者你的害怕,隻是不想去承受拒絕的風險。

你一直不願意有所行動。對你來說,隻要能時常看見它,便會心滿意足。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和你談戀愛的,隻是你腦海中那個它。一個現實中它的完美影子。一種在某個瞬間曾留給你的感覺,你誤以為那就是愛情,其實那不過是一種欺騙,隻不過騙你的人是你自己,你也就難以發現。

在這場虛擬的愛情中,你所有的幸福和痛苦都來源於你自己,最終的結果也需要你去承受。

如果你可以看破,你隨時都可以叫醒自己,如果你不想結束,那個夢,你可以做一輩子。

作為半吊子學過心理學的人,以前經常會有很多同學向我請教情感問題。有人曾經問過我:“為什麼暗戀會如此糾結,想要忘記一個人怎麼努力都忘不掉?”

我不太記得我當時是怎麼答複他的,如果放到現在,我會這樣回答:“你暗戀的那個人,在現實中隻是一個模板,而你真正喜歡的,是那個以此為模板想象出來的那個人。那個人滿足了你對愛情所有的幻想,而且它還不存在缺點,她就是那個你想要用吻去喚醒的白雪公主,也是那個你一直期待著會騎著白馬來尋找你的王子,它就是那個你需要的童話故事裏的人物,這些會讓你產生錯覺,以為自己是對現實的那個它喜歡的很深很深。”

每個人在年少懵懂的時候都會對自己的愛情展開過浪漫的想象,可是浪漫的對象往往需要具體的模樣,因此,某個幸運的人,就會成為你浪漫故事的主角。

這和追星是一個道理。明星都知道粉絲需要什麼樣的一個偶像,所以他的團隊會將他打造成大多數人想象中那個樣子。很多人在現實中找到了夢裏的那種感覺,所以對偶像特別鍾情,不斷地去追逐。

我記得新聞上曾報道過,一個女性特別癡迷某天王巨星,她的夢想就是要嫁給那位巨星。她從少女時期直到而立之年仍然追星不止,她自身無生活來源,以至於為滿足她的需求,其父竟被逼到了要賣腎的地步,從而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我無意評價此巨星的個人魅力到底有多強,隻是覺得他還不至於能吸引別人到這種程度,之所以會造成這樣,大概就是那位巨星滿足了那名女性對於愛情的所有幻想,以至於她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夢境。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度過青蔥歲月以後,成熟和理智就會將感性擠到角落,你幼時那場愛情童話的電影就漸漸不再你腦海中播放了,而那個你一直忘不掉的人也會慢慢的變淡,最後消失不見。

忘記一個人需要的時間,取決於你那個夢,想要做多久。

如果你長大以後很多年還是沒能放下,那隻能說明你還需要再長大一點,成熟到能理智的去看待愛情和婚姻的關係,能夠妥善的處理你自身的感情煩惱,那是一個心理層麵的長大和變化,與年齡的增長無關。

如果你認為和腦海中想象的一個人談戀愛,隻存在於暗戀中,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對於兩個人相戀的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通常兩個相戀過的人因為某種原因分開以後,往往對自己的前任念念不忘,忘不掉的幾乎都是對過去美好的回憶,回憶越多,思念也就越深。

那些刻的最深的而又不斷重複出現的回憶,大多是對方滿足了自己當初在腦海裏對愛情的一些設想和期待,以及超出這些之外的驚喜,所以,那些情侶在衝動過後冷靜下來,往往備受回憶的煎熬和思念的折磨,在某一個合適的機會下,兩個人就又會重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