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你想問什麼,盡管說就好了。”
“我看你似乎煩惱很多啊,不知道我能不能為你排解一些憂愁?”
如果對晴天的思念,也算是一種煩惱的話,那麼我確實已經被煩惱一層又一層的包裹的嚴嚴實實了。
“明心師父,你有沒有煩惱?”
他淡淡的笑笑,繼續轉動著手上的佛珠說道:“怎麼會沒有呢?你以為穿上這身僧袍,披上加沙後,就能成為聖人?不是的,人沒有開悟之前,都會有煩惱,所以才需要不斷的修行。”
“明心師父,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出家人?”
“好像沒有什麼人是最適合當出家人的。你可以這麼理解,出家,不過是一種形式,有的人出家以後,發現自己不太適合,也會還俗,而有的人雖然身在俗世,但它的心靈卻已處在寺院之中,所以出家隻在於心而已。”
他說完以後,看到我似乎被觸動了一點點,然後又緩緩的說道“你內心放不下的執念,似乎比我原本想象的要強烈的多,這樣吧,我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謝謝師父。”
既然命運讓我遇見這位師父,也許他的故事就是治療我人生的一味藥吧。
他小酌一口清茶,點上一炷香,開始了他的曾經。
“我的學生時代和所有人都差不多,人生開始發生變化是在大學畢業後了,那時我剛順利的考上了家鄉的公務員,在大家都覺得我的未來一片光明的時候,我卻常常在深夜難以入眠。
我自知權力和財富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每天的工作對我而言,隻是在毫無意義的忙碌著,我想去改變,可惜那時還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裏。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四方雲遊的苦行僧,在和他交流過後,我的漂浮的心靈才有了歸宿,也萌發了要出家的念頭
我猜你也能想象到,我的家人極力的在阻止我,它們和家鄉的人觀念一樣,認為最沒有用的人才去出家,就像乞丐一樣,它們完全不能接受這件事情,可是我又是一個輕易不下決定的人,如果下了決定,那誰也改變不了。
入佛門那天,也意味著我被父母在親情上趕出了家門,後來我去了中國佛學院去讀書,那個時候它們的態度稍稍改善了一些,或許它們也嚐試的理解著,一個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的人所在內心遭受的痛苦與折磨,不久後,我的父親就因意外去世了,那個時我還在遠方求學,都說養兒為防老,可我這輩子為他所做的,不過是念了一整夜的經文,世間大不孝,恐怕不過如此。
佛學院畢業後,我又回到了這裏,因為家鄉自清朝以後就沒有出家人了,老百姓也沒有佛法可以聽聞,所以,我想回來做一些事情,更主要的是再陪陪我的母親,不知道和她還有多少年的緣分。
這種生活一直過到了今天,這就是我的故事,一點都不曲折,非常之簡單,但是人世間的大多數道理都包含其中了,比如說遺憾,那是你無法避免的,可命運要你學會的卻是珍惜,所以不要沉溺在過去的失去中無法自拔,隻有放下,才能讓現在和以後的失去會更少一些。生命的車輪是向後的,如果你被太多以前的東西拖著,你會很累的,累到你沒過好以前,也過不好現在和以後,你,懂了嗎?”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聽懂,但是我卻點了點頭。
“好了,天色已晚,你去休息吧,我要獨處一會兒。如果你想住下,就留幾日,若想走,不必來告別。”
“謝謝師父教誨。”
他禮送我到門口,然後在一聲梵音中,又開始他的修行。
雖然我什麼也沒有聽懂,但是心從未想現在這麼安靜過。
第二天一大早,我離開的時候,一位居士交給我了一封信,打開後是一首詩:
緣起緣滅皆是空
隻因爾等身其中
一朝夢醒尋歸處
已是斜陽淡淡紅
雖然沒有落款,但肯定是塵心師父的贈言,我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還是領略不了背後的意境。
我真的,也會有放下的那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