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鮑昱祖母桓氏家訓(1 / 1)

【訓主簡介】

桓氏,名不詳,字少君,西漢渤海高城(今河北省鹽山東南)人。鮑宣之妻,鮑永之母,鮑昱之祖母。家富,而其夫鮑宣家境清貧。她嫁給鮑宣時,父親給她很多嫁妝,她一概不要,親自著短布衣裳,和鮑宣共挽鹿車回歸鄉裏。婚後,修行婦道,勤儉持家,受到鄉裏好評。下麵整理的是她對孫子的教誨,話語雖短,但情深意長。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原文】

先姑有言[1]:“存不忘亡,安不忘危[2]。”吾焉敢忘乎!

——節錄自《後漢書·烈女傳》

【注釋】

[1]先姑:死去的公婆。古時媳婦稱公爹為“舅”,公婆為“姑”。

[2]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語出《易·係辭》。

【譯文】

我死去的婆婆有句話說得好:“能生存下來不要忘記瀕於滅亡的時候,安居樂業了不要忘記危險困難的過去。”我哪裏敢忘掉過去挽鹿車的日子啊!

【評析】

漢哀帝時,鮑宣官至司隸校尉,兒子鮑永也在中興初做了魯郡太守,家境由貧轉富。一天,孫子鮑昱問少君:“奶奶您還記得挽鹿車的時候嗎?”少君於是對孫子說了上麵這幾句話。雖隻寥寥數語,含義卻十分深刻。生活在今天的孩子對於“亡”、“危”的滋味懵然無知,做父母的確實很有必要經常對他們進行“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