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北風漸漸波不平 第二章 北風惡(1 / 3)

“娟兒不想離開陳大哥。”小姑娘有些困了,呢喃著進入了夢鄉,眼角分明噙著一滴淚水。

眼見娟兒漸漸睡熟,陳德正待離開去自己的那間寢室,忽然敲門聲響起,門外一個怯生生的女聲問道:“陳公子睡下了嗎?”開門卻是大肚子的張家小娘子,手裏還拎著一個小包袱。

陳德趕緊讓她坐下,說明來意,原來這張小娘子思念丈夫,苦於村中人幾乎都不會寫字,難得聽說李老丈家來了位識字的人,聽說是幽州那邊的大家公子,識文斷字是肯定得了,於是便自己帶了筆墨紙硯,過來央求陳德代筆寫封家書,再托人捎到吳堡寨。

“妾身肚腹裏的孩子這幾日常常翻身,婆婆說好動的肯定是個男娃。,待孩子落地,妾一定會把孩子好好帶大,還盼郎君平安還家。妾……”閨名和忍的張小娘子頓了頓,咬了咬嘴唇,又道:“妾常常思念郎君。”說出這句最重要的話,張家娘子已是俏臉通紅。

接過陳德寫好的家書,張家娘子珍重的將信紙疊好,不住道謝,還拿出包袱裏的五雙雞蛋,這是得知她懷孕以後,婆婆賣掉一隻金耳環換回的兩隻母雞下的蛋,專門為她補身,她偷偷省下來的。陳德推讓不了,隻得將雞蛋收下,張小娘子才千恩萬謝的去了。

幾日後,陳德設計的快速收麥器都已製好,村東頭的老安頭家的麥子先熟了兩畝,拿家夥一試,果然又快又省力,是以全村老幼無不對陳德心存感激,更有甚者要經將他視作製作木牛流馬的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陳德自己嘴上雖然謙遜,心中卻有些得意。現下村中百事具備,就等兩三日後麥子全熟,就立刻搶收了。

“過春風十裏,盡蕎麥青青。”陳德坐在李老丈家的院口,貪婪的吸了一口帶著麥香的空氣,俯瞰看著山下,風雲飄渺的黃昏中翻滾的金色麥浪。麥子熟了,是個豐收年,村民們壓抑不住的喜悅之情也感染了行將離開這裏的陳德。

突然,離石水的南方,山口方向,有一隊身著灰色盔甲的軍隊出現在穀口,正沿著河穀向村莊走來。

“是敵人。”陳德看到這些不速之客正分成三支,分別奔往村民下山的各個路口,意圖先封鎖村子,然後再來個甕中捉鱉。正在這時,一聲示警:“宋軍來了。”印證了陳德的猜測。

為了應付兵禍,村民往往在家中挖了藏身洞,李老丈家也不例外,而熟悉軍隊劫掠的李九言更將藏身之處修的極好,竟在灶房鍋台之後的牆壁修成中空,剛好夠一人站立藏身。藏身處的入口便是鍋灶進柴的灶膛,隻需進入之後將入口處的磚石重新豎起便可。牆洞朝屋裏屋外兩方麵都留了細小的罅隙,便於通氣和觀察四周的情形。而搜村的軍漢們除非爬上鍋台仔細牆壁,決不可能發現。

但原來的牆洞隻是李九言為自己一人躲藏所開,再加上一個娟兒已經十分擁擠,再無法擠進一個人

陳德隻得另尋它處躲藏。

待李九言鑽進牆洞後,仔細的清除了藏身處附近留下的痕跡。然後將一根長凳搭上灶台,踩上去站穩後,雙腳用力後蹬,長凳被他踢倒在門邊,而人已順勢騰空,整個半身都鑽進了灶台上方的煙道裏,憋住力氣雙手用力撐住煙道兩壁,使出在特種大隊時學會的上牆術,一點點往上竄,直到雙腳也進入煙道,四肢都能使力,陳德方才深吸一口氣,積年的煙粉嗆得他頓時劇烈的咳嗽起來。

忍住煙粉,令人惡心的發黴味道,以及煙道中諸如蟑螂,蜈蚣,蜘蛛等小生命的騷擾,陳德手腳並用爬到煙囪頂部,這是一個樹枝和陶片搭成的類似涼亭的煙囪頂,眼下就成了陳德的瞭望塔。

在河穀中展開的宋軍已有五六百人之多,前鋒已經到達了小村的各個路口。宋軍顯然不隻是想要進村取得一些給養而已,他們用弩手封鎖了村民出村的通道,然後分為五人一隊,從邊緣的房舍開始,細細的搜索起來。

看得出來,這支宋兵對在北漢這樣一個充滿敵意民眾的國度裏搜索村莊駕輕就熟。在陳德的眼中,他們的專業程度和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美國陸軍都有一比。宋兵們並不象鬼子進村似的四處亂竄。三支各二十五人左右的隊伍前去控製村莊的東,南,北三方麵製高點,其中一支就直奔李九言的宅院而來。其餘挨家挨戶搜索的宋兵也不是簡單粗暴的推門闖入,而是先由兩名弓弩手封死門內居民衝出來的角度,然後由刀盾手將門踹開,一邊衝進院裏一邊用大盾護住頭臉,防止屋內有人放冷箭。在整個過程中都有三到五名弩手分布在院牆周圍,防止村民們跳牆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