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湘西世界的美與憂(1 / 2)

湘西世界的美與憂

文學評論

作者:鮑俊羽

摘 要:《蕭蕭》是沈從文構築的湘西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裏講述著扣人心弦但不顯局促的故事,充盈著人性的恬淡與美好,展示著極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本文就《蕭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典型意象探討沈從文筆下自然舒展的人性,進而發掘作者在這曲悠揚牧歌背後的歎息與思索。

關鍵詞:故事情節;人性;意象;詩意世界;都市現實

作者簡介:鮑俊羽(1991-),女,山東日照人,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01

沈從文出生於湖南鳳凰,14歲離開學校參軍,隨軍隊走遍湘西的山山水水,輾轉6年飽覽“人生這本大書”。於1923年獨自一人到北京追尋文學之夢。之後又來到上海,經曆了大都市的生活、遍嚐都市生活下的人情冷暖,深切地感受到現代都市人受物質文明影響下的冷漠,創作《蕭蕭》一文,試圖以湘西世界的美好純淨質樸喚醒都市人的異化心靈。

文中女孩蕭蕭在十二歲的時候嫁給了不到三歲的小丈夫。年幼的他們親如姐弟,相互陪伴,全然不在意什麼夫妻關係,生活平淡但充滿安然的小樂趣。她的生活一派天真平靜,並沒有成人世界禮法規矩的束縛,在這種平靜的生活中蕭蕭逐漸長大,懵懵懂懂的受到花狗引誘,懷了孩子。她麵臨沉譚或者發賣兩種可能,但是,作者筆下的村民們帶著質樸的寬容,他們用淳樸的心,包容了蕭蕭的錯誤,得到了動人而又溫情的結局。

在閱讀《蕭蕭》時,我們可以選取《邊城》中的翠翠、《三三》中的三三等,與蕭蕭的形象相對比,發現她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尤其經過對比發現蕭蕭的獨特之處。她們是相同的,她們是一個個單純而善良的花季少女,她們有著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對於愛情的朦朧追求。她們彼此又是不同的,翠翠選擇了二佬,選擇了長久不知盡頭的等待。三三悄悄地暗戀, 少女心思最終化作泡影。而蕭蕭選擇勇敢的承擔,先是想到到城裏去和用藥解決,懦弱的花狗一走了之後又去廟裏吃香灰、去溪邊喝冷水,甚至策劃逃離,這些描寫,顯示了蕭蕭不同於翠翠和三三的勇氣。

按照當地的規矩,犯錯的蕭蕭將受到沉譚或者發賣的懲罰。不知道是怎樣一種無名的力量推動著蕭蕭一家人不由自主的按照規矩選擇未來的命運,孩子的出生作為一個契機,讓大家都鬆一口氣,仿佛有了什麼理由一樣將蕭蕭留了下來。人性中對生命的敬畏、人性的美與善戰勝了冰冷森嚴的法度。《蕭蕭》並不側重描寫蕭蕭失身之後的衝突,而是突出人性的寬容。以寬和的態度、從容的筆觸向我們娓娓講述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舒緩的情節中不乏豐富而微妙的細節,字裏行間展示著像水一樣流動且具有包容力的人性。

在《蕭蕭》中,星子璀璨如螢,風裏夾了花草的氣息,田地裏聞得到草料的香,山歌時時回響,農人們日日辛勤勞作,雖然辛苦,卻生機勃勃。與繁華的都市相比,這裏生活相對落後,思想也偏於狹隘,卻有著質樸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湘西的鄉間是富有人情味的現實鄉村,這裏的事事物物都蘊含了巨大的包容力,美好與善意充溢其中,永遠給人以生存的希望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