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見二人出了山門,乃放大毫光,駕彩雲起在虛空,向眾聖菩薩道:“真經到處,消災釋罪,降福延生,允為至寶。比丘、優婆道力若微,當借普助各有功德。”眾聖唯唯稱謝而退。如來左侍阿難,右隨迦葉,彩雲縹緲,去赴法華海會不提。正是:
百千萬劫難遭遇,一藏真經自此來。
話說三藏自從取了真經,分作四處,徒弟們擔了。自己輕身一個,離靈山腳下,望前行走。時值三冬至日,見地方居人,往來著新鮮衣服,行慶拜節禮。乃叫沙僧乘便問行路的:“何故?”豬八戒道:“師父也忒眼空淺,人家有錢鈔,穿件新鮮衣服。有了新衣,便有禮貌。像徒弟穿這舊祆子,便沒人敬禮。管他做甚,隻走我們路罷。”沙僧問了,行路的說:“今日乃冬至令節,我這裏地方風俗,著件新衣行慶拜禮。”三藏聽得,乃向行者道:“徒弟,我們今日取得經回,正是一陽來複,萬象更新。大家心悅意暢,何不聯和一韻散心,好往前走。”行者笑道:“師父到底是唐人風韻,喜尚吟詠。我等吃力挑擔,你師父輕身快活,還要吟詩。”八戒道;“真個師父是看人挑擔不吃力。這吟詩可當的飯吃?徒弟腹中食俄,若是當的一個饃饃,便亂道幾句。”沙僧道:“二位師兄,不要生疑忌之心,阻了師父興趣。取經願遂,好節佳途,便隨師父賞心樂事,未為不可。”行者道:“吟來,吟來!我們和罷。”三藏遂叫把經擔且歇在樹林避風之處,乃信口吟道:
“三冬至日喜回來,”
行者乃和道:
“萬象昭蘇又複新。”
八戒噘著嘴沒好氣道:
“和尚那知冬節到?”
沙僧忙續道:
“一陽顛倒五行身。”
三藏聽了大喜道:“徒弟們莫說你們不知吟詠,卻倒也成章合韻。”
正說間,隻見那樹林外遠遠顯出高樓峻閣。三藏道:“徒弟們,你看那高樓峻閣,乃是我們來時優婆塞道者之家。擾了他齋飯,沐浴一宵,也不曾麵辭作謝。如今徑過去,非禮;若是又到他家去取擾,不安:如之奈何?”行者道:“靈虛子道者,家住靈山腳下。我們回路,不便又擾,已越路過來了。此樓閣,想又是人家。”八戒道:“張家,李家,管甚麼別家!肚中俄了,且去化一飽齋再走。”三藏依言,出了樹林,往前走去,越去越遠。
三藏道:“分明樓閣在目前,怎麼又走不見?”八戒道:“樹林遮了。”沙僧道:“我等來時,此皆荒山野逕,未曾見有樓閣人家。”三藏道:“悟淨,你那知,來時一心直盼著靈山,未留著意。今日歸去閑心,頓覺地界村落人家都在目中。”三藏隻說了這句話,那樓閣即顯出樹林。行者道:“師父,已到人家之處,看他門戶,容得經擔,便借宿一宿;若是淺房窄屋,化些齋吃了走罷。”八戒道:“高樓峻閣,料是大門戶人家。但不知可舍的齋僧布施;就是西方人家肯齋僧布施,不知可肯足了老豬飯量。”
師徒們說罷,走近門前,隻見門兒扃閉。犬子驚人,連聲的叫。少頃,一個青年秀士走出門來。三藏著這秀士:
唐巾眉上束、雲履足間穿。
手中持一冊,料是《古今篇》。
三藏見了,方才要上前施禮。那秀士見了三藏,笑盈盈躬身迎出門外道:“恩人老師父,你今日取了經文回來也。”三藏定睛看時,方才認的。卻是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
如何是金箍棒、九齒鈀、降妖杖,隻是金、木、土三種鋒芒耳。繳還佛土,惟見於空。
聲聞功德,圓覺實行。須看向裏麵。若實實指作菩提梆子,未免又替化緣和尚添一重啞迷矣。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