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新衣引發了一個城市巨變,雖然有些童話色彩,但這個故事卻引起了大家深深的思考。
其實,改變自己的同時,你已經在改變世界了。模仿是孩子特別突出的一個心理特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做表率。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要給孩子樹立怎樣的榜樣?
(1)有博愛之心,憐憫、同情人,能盡力而為地關心、幫助他人。
(2)尊重他人的人格和生命、健康,不亂議論人和事,信任基本了解的人並與之共事。
(3)孝敬老人,愛護後生小輩。
(4)要讓孩子實實在在地看得出家裏的東西是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賺來的,不是從投機取巧得到的。否則,孩子會覺得不用勞動和智慧照樣可獲得需要的物品,可過好生活。
(5)父母永遠是個愛學習和勤於思考的人。
(6)父母要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不大喜大悲;冷靜沉著,對事對人智慧、寬容,拿得起、放得下。
(7)生活目標明確,熱情向上,意誌堅強,堅定而堅持,敢於直麵矛盾和困難。
(8)行為嚴謹,辦事幹練,實事求是,作風檢點,語言幹淨,禮貌待人,謙虛謹慎。
(9)舉止莊重,衣著整潔,住房內整齊有序、清潔衛生。
(10)身體力行,注重以行為和言語影響人,善於鼓勵和批評孩子。
這是10個主要方麵,做的程度有個層次和境界。不管怎樣,作為父母都要去盡力而為,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誠實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小濤上小學四年級了,他很貪玩,加上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有多少時間管教他,因此,他每天晚上都不做家庭作業。
小濤爸爸媽媽隻是在每天吃晚飯的時候問一下孩子:“作業都做完了嗎?最近學習情況怎麼樣?”小濤總是痛快地回答:“做好了,在學校也很好,老師經常誇獎我呢。”很長時間裏,爸爸媽媽都以為小濤在學校裏表現不錯。
這天,小濤的期中考試結果出來了,媽媽看到小濤的成績沒有一科是及格的,這才慌了神,連忙抽時間去見小濤的班主任。
見了班主任,媽媽才知道小濤現在的學習情況很不好。班主任告訴媽媽,小濤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做家庭作業,上課還不認真聽講。
媽媽聽了班主任老師的話,非常生氣。等到小濤回家,媽媽就厲聲問:“今天有家庭作業嗎?平時家庭作業做得怎麼樣?”小濤還是麵不改色地像平時一樣回答了媽媽。
媽媽一聽就來了火氣,二話不說就給了小濤兩個耳光,並氣憤地說:“我什麼都知道了。我今天去了你們學校,老師說你最近表現很不好,天天不做家庭作業。你這個不長進的東西,還學會說謊了?你說,你為什麼不做作業?”
小濤善於察言觀色,也擔心媽媽再打自己,隻好向媽媽求饒,說自己一定老實,好好做家庭作業。媽媽相信了小濤的話。
可是,小濤沒堅持多久,就又開始不做家庭作業了,媽媽也放鬆了警惕。而且,小濤和媽媽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僵,他對於媽媽說的什麼話都不當一回事,我行我素。
如果孩子出現撒謊的現象,作家長的就要很好地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為什麼孩子不敢說真話?這種現象最終的後果就是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互相都不信任對方。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指望家長教育好一個不和你說真話、不說心裏話的孩子呢?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講:“‘誠信做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家庭中養成的。在家庭中也可能教養成為不忠誠、老實的人,這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方法。”所以切記一點:撒謊事件的發生,對家長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其在孩子心中的信任、尊嚴、形象就已經像風化的岩石一樣正在崩潰。
撒謊的孩子讓家長頭疼,但究其根本,問題還是出現在家長自身。所以麵對孩子的謊言,該做的不是生氣和震怒,而是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誠實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要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和要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盡量滿足,如一時無法滿足,必須向孩子說明理由。如果對他們的願望與要求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不予理睬或一味拒絕,就容易使他們說謊或背著家長幹壞事。一個孩子愛畫畫,多次要求媽媽給買彩筆,可是他媽媽沒把此事放在心上,一直沒給買。為了得到這盼望已久的彩筆,孩子開始騙媽媽:“我們老師說,明天每人要帶一盒彩筆去幼兒園畫畫。”媽媽不敢違背老師的要求,趕緊去買了盒彩筆,孩子終於以說謊的辦法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