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看了卡通片《麥兜故事》,其中有一個麥兜的媽媽給麥兜講故事的情節,使我大受刺激。
《麥兜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麥太太像世界上的每一個媽媽一樣,忙雖忙,但是每天晚上睡覺前,她也會給麥兜講故事。她的故事是怎麼講的呢?
“從前有個小孩兒,很用功念書(翻了一頁),長大後,他發財了!”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從前,有個小孩兒,撒謊(翻了一頁),有一天,他死了!”
看到這裏,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真恨不得一步跨進電視機裏,搶過麥太太手裏的故事書翻一翻,看看這本書究竟是哪個大豬頭寫的。懂不懂兒童教育啊?這樣給孩子講故事,會毀掉這個孩子一生的!
我強忍著怒氣繼續看下去,一直看到故事的結尾。果然,不出我所料,麥兜小朋友長大了,變成一個“負資產者”!“負資產者”這個詞,可能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圍。說穿了,就是房奴、車奴、卡奴一族。早就看出來了,從麥太太亂講故事的那一天,就埋下了一顆不負責任的種子。誰說用功念書長大就能發財?陳舊過時的勵誌說教,既無邏輯,又沒事實依據!誰說小孩兒撒謊就會死?純屬騙人加恐嚇!
當然,麥太太也希望麥兜過上幸福的生活,她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為了讓麥兜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麥太太送兒子去學習“搶包山”的本領。“搶包山”是什麼本領呢?其實就是在過節的日子裏,大家一起把香噴噴的包子堆成一座大山,一聲令下,年輕人一哄而上,看誰能搶到位置最高的包子。麥太太還給奧組委主席寫了一封信,要求把“搶包山”列為奧運項目!
麥太太懷著讓“搶包山”成為奧運項目的宏偉誌向,同時夢想著兒子能憑此絕技贏得奧運金牌。
麥兜是怎麼想的呢?麥兜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搶包子,也不相信搶包子會成為奧運項目。可是我仍然努力練習‘搶包山’,因為我愛我媽媽。”
“搶包山”——一個多麼滑稽的象征!在我們身邊,有多少孩子在學校裏苦練著類似的本領,隻因為愛自己的媽媽?
每個孩子都愛自己的媽媽。可是,讓孩子去學“搶包山”的媽媽,我覺得有點可恨!我很想教麥兜媽媽講一些好聽的故事,就從最簡單的《三隻小豬》開始吧!
豬媽媽生了三隻可愛的小豬。有一天,豬媽媽對三隻小豬說:“你們都長大了,應該自己出去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了。”三隻小豬向豬媽媽告別後,就去蓋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老大蓋的是草屋,老二蓋的是木屋,老三最聰明了,因為老三用磚塊蓋了一間最堅固的磚頭房子,也是三間房子中最安全的了。
有一天,大野狼“砰—”的一聲,就輕鬆地把老大和老二的房子撞倒了。於是,兩隻小豬就急忙跑到老三的磚房那裏。不久,大野狼來到老三的房子前麵。大野狼撞了好幾次,不但撞不倒這棟房子,反而把自己撞得滿頭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