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郭敬明 工作就是我的解壓方式(1 / 2)

郭敬明 工作就是我的解壓方式

都市·時尚

《小時代》在這個夏天為人們帶來了“青春小情緒”的回味,就像夏季冰激淩。《小時代》當中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心境,本刊曾報道過的許多設計師年輕時都有過。青春裏有才華與夢想,青春要個性,也需要朋友,當然,還會有幼稚得可愛。

收回想象力,收回感性,郭敬明又能在另一個商業世界裏堅強追逐,這是他的特別之處。

在別人的青春裏看到自己的影子

《時尚北京》:青春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郭敬明:意味著對夢想的努力追求。

《時尚北京》:你怎麼看待青春文學對人們的影響,尤其對青少年的影響?

郭敬明:無論是正在經曆還是曾經經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這個話題能引發所有人的共鳴。從別人的青春裏看到自己的影子,青少年會更珍惜當下的青春時光。

《時尚北京》:現在的青春題材與過去的有何不同?

郭敬明:如今的青春文學視野更加廣闊,不僅僅局限在“青春的小情緒”這類題材上。社會現實題材、奇幻、科幻等等領域正逐漸活躍著青春文學創作者的身影。

《時尚北京》:你現在的夢想是什麼?

郭敬明:在寫作上繼續提升自己的水平,並開拓自己感興趣的新領域。

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作家

《時尚北京》:當初創作《小時代》小說的體會?

郭敬明:《小時代》是在我自己成長、成熟後創作的作品,故事漸漸超出了校園的範圍,可以說是我的轉型之作。在書中我描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這些性格各異的人物組成了不一樣的小團體,這樣的小團體可以折射出當下一些人的生活狀態。

《時尚北京》:《小時代》曾被讀者質疑描寫奢侈生活的情節過多,你把筆墨花在這些方麵,是想體現什麼?

郭敬明:我認為購買和使用奢侈品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小時代》以林蕭這個普通女孩的視角,去打開並呈現顧裏、宮洺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心路曆程,並從中碰撞出年輕人對友情、愛情等等方麵的考驗與劇變,書中所表現的奢侈品部分是出於展示那個世界的創作需要,而不是傳遞價值觀。

《時尚北京》:你說從《小時代》開始漸漸地、有意識地往影視方麵過渡,書裏有很多寫法,包含分場、人物、格局都是電影電視的格局,這樣做是希望自己的作品盡量與影視聯姻嗎?

郭敬明:也不完全是為了改編成影視,會這麼寫主要一個原因是,我覺得影視作品當中的強烈的畫麵感、快速的劇情節奏、強烈的衝突、設置懸念等方式是適合我的寫作方式的,所以才選擇了這麼寫《小時代》。

《時尚北京》:從開始寫作到現在,你的文學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嗎?

郭敬明:青少年時期寫的東西更偏向於有感而發,關注的範圍也比較有限,現在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眼界會開闊,關注的視點也從校園走向社會,文字也會更社會化、更沉重一些。

優秀與否是來自於讀者的評判,對我而言,我一直努力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作家。

拍攝電影79天從未發過火

《時尚北京》:從小說到電影劇本,你記憶中最艱難的一次刪改是什麼地方?有什麼地方是你堅持一定要留著的?

郭敬明:其實整個改編劇本是個反反複複不斷刪改修剪的過程,都很不容易。書中的角色性格、最主要的劇情、各人的說話風格是一定要堅持保留的,因為這正是《小時代》之所以受歡迎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