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轉移:中國產業與能源協調發展大戰略
書評
中國經濟發展麵臨日趨嚴重的能源環境製約,而經濟發展與能源協調的本質在於產業與能源的協調發展。
國際產業轉移是能源消耗跨國流動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曆史上能源消耗曾伴隨著國際產業轉移特別是世界製造業中心的轉移而出現此消彼長、跨國流動。英國.美國和日本在其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同時.能源消耗強度(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或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也達到各自的曆史峰值。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國際產業轉移呈現出新特點、新趨勢。突出表現為被轉移產業本身的能源消耗輕量化.即被轉移產業在轉出國或承接國產業結構中.產業增加值相對較高,能源消耗卻相對較少。因此,轉出國或承接國能源消耗總量可能有所增減.但對各自能源消耗強度變化的影響會很小。
中國應當積極實施“開放節能”戰略舉措.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合理地利用國際產業轉移,按照全球產業價值鏈條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和信息與管理密集的兩個價值增值方向.展開產業能源節約.在有限的能源投入情況下.通過產業附加價值的大幅提升.促進產業和能源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