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應驗的很快,除夕之日,竟傳來皇上戰死沙場,請大皇子登基的消息。大皇子不過是個嬪妃所出,雖占長,但無才無德,哪裏能當此大任,有人推崇皇上寵妃蕭貴妃所出四皇子為皇,讚其德才兼備又治國之才。如此,又有人跳出來反對,這個時候,無子嗣的皇後倒是樂的清淨。
朝堂之上,吵吵嚷嚷,底下百官也忙著戰隊,做那擁君之臣,柳大伯不過是個小官,倒是逃出一劫,不過柳雨俊媳婦方氏的父親卻積極參與其中。蕭貴妃乃世家千金,其父官拜丞相,其庶妹為繼侯府繼妃,擁護之人多的很,方家想要擁護四皇子也是情有可原。不出三日,反對聲也漸漸靜了下來,四皇子的身份算是定了下來,蕭貴妃入住太後的慈和宮,倒是將皇後趕到了側宮,慈安宮。
對於皇位之爭,柳家上下倒是沒多大感覺,芸娘也不怎麼在意,反而看重這米糧的價格,如今這都是第五次漲價了,再這樣下去,怕是有人連米糠都吃不上了。為了不顯得突出,柳家也開始漸漸吃起粗糧來,但柳雨馨有孕在身,吃的還是精米,偶爾也有湯水喝。
陽春三月,萬物複蘇,南邊那兒還沒有皇上的消息,京城這邊,基本上認定了皇上戰死的消息,隻是柳大伯覺得不對,不管是生是死,總得有個說法,隻是南邊那兒一點消息也沒傳來,京城這邊,蕭貴妃都已經太後自稱了,也太過著急了。雖說蕭丞相跟季候蹦躂的歡,仿佛朝堂之上無人能左右,但實際上,很多世家都沒表態,從沒說過讚成,也沒說過反對,倒是那些讚成投靠的,都是些新起來的貴族或者寒門子弟。
因著方家的識時務,蕭丞相很是看重,曾言語誇讚過幾次,如此,方家倒壓過很多大的世家,一時風頭盛的很,就是方氏也因此在柳家擺起了譜來,不過,對她而言,這也許是揚眉吐氣,對著柳雨俊更是沒鼻子沒眼,就是柳家那點小錢也不再看在眼裏,日子久了,越發哀怨自己沒嫁個好人家。對著柳雨俊的兩個小妾出手狠辣,待柳府裏死了一個小妾後,柳雨俊才算是徹徹底底知道方氏的真麵,著實震驚許久,真沒想到女人狠起來竟會這樣。
那方氏本就不情不願的嫁給柳雨俊,見他還招那些小賤人,心裏恨的不行,隨著方家水漲船高,方氏的膽子也越發大了。別看方氏府邸下,但裏邊可死了不少人。方氏從小耳濡目染,從沒將人命當回事。但柳家不同,柳雨俊是鄉下長大的,不懂大宅門的鬥爭,記憶還停留在不高興就打架吵嘴的階段。
柳雨俊是個倔脾氣,應該說,柳家的男人性子都倔的很,很多時候得過且過,但是真碰到他逆鱗了,那就沒環轉的餘地,柳雨俊這樣,柳大伯亦是這樣。
柳大伯官雖不高,但經曆的事情不少,想的事情也長遠,南邊的事懸的很,京城這邊很多人著實得意過了頭,特別是方家,短短半個月得罪的人比他們之前幾十年得罪的人還要多,柳大伯早就覺得不妥,有心劃分關心,奈何兩家卻是姻親,如今方氏做了那等歹毒之事,在柳爹的示意下,給了休書,兩家算是從親家變成了敵家。
方氏怎麼也沒想到柳雨俊會休自己,敢休自己,拿著休書,尖聲道,“柳雨俊,為了兩個賤蹄子,你竟敢休了我,你以為你們柳家是個什麼東西,不過是個芝麻綠豆小官,真以為自己多能耐了不成。好,今日你既然休了我。他日,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後悔。”說完讓奶嬤嬤收拾東西,帶著自己的嫁妝就準備回去。
方政還小,見方氏要走,立馬抱著方氏的腿哭,看著自己的兒子,方氏心裏多少有些難受,但想想,以後自己還會有兒子,一咬牙,讓人將方政給抱走,帶著方家的丫鬟離去。
抱著方政,柳雨俊看著方氏挺直的腰杆,眼神木然。
他也曾想過跟未來的媳婦舉案齊眉,白頭到老,隻是,愣是誰也不能忍受 一個打心眼裏瞧不起自己的女人,頭開始可能是不適應,但有了孩子以後,她的心還不在柳家,這樣的女人,他柳雨俊要不起。既如此,倒不如橋歸橋路歸路,隻是,沒想到,那個女人,不光看不起自己,心也是冷的。
將柳方政給了柳大嫂,柳雨俊就去了鋪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