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出了木棉城以後,到達

天齊國首都承京就是一片康莊大道,再無險阻。二千多裏的道路,以聖主黃明的機械化軍隊的速度,最遲一個月就能打到承京城下。

天齊國主傅天增的確還設計了一個與聖主黃明進行最後決戰的計劃。

他集中了最後的二十萬軍隊,在一個小山嶺上設了戰場,等著中華國的軍隊與中華國進行最後的決戰。

聖主黃明的軍隊在十公裏之外駐紮,與天齊國的軍隊對恃。軍隊駐紮之後,構築了防禦陣地,派了尖兵部隊監視敵軍,封鎖敵軍的出路。天齊國也派出了防禦部隊。

傅天增在小山嶺前的平地上挖了三道戰壕,構築了三道防線。第一和第二道戰壕相距有十五裏,第三道戰壕與第二道戰壕相距二十裏。每道戰壕按一公裏十二門部署反坦克炮。反坦克炮陣地並不是固定的,它可以向前,向左,向右機動作戰,覆蓋了敵軍攻擊的所有方向。

第三道防線後麵就是小山嶺。在這片低矮的山嶺上,傅天增布署了大量的大炮。而且還部署了秘密武器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用來防止中華國的軍隊的強大的空軍。

傅天增的軍事部門收納了大量原大漢國逃出的人才,他們在充分吸收沙漠之城科學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的發明創造。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就是由他們發明的。

這些人苦於軍隊受空軍的襲擊而毫無還手之力,起先他們曾經試過造飛機,但是由於技術水平的限製,特別是飛機發動機技術的限製,他們的飛機總是飛不起來。

於是有一部分人就從炮上想辦法。經過多次試驗之後,他們研製出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在武器威力和中華國武器威力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隻要防住了敵人的空襲,地麵部隊就有與中華國一戰的能力了。

傅天增聽說研製出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可以防住空軍,立刻帶人親自參加了試驗,等到試驗成功之後,就投入了生產,等到聖主黃明拿下木棉城之後,就把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作為秘密武器部署到陣地上,與中華國的大軍做一次最後的決戰。

天齊國一千餘輛坦克有七百餘輛也部署在小山嶺上。其餘的坦克由傅天增自已掌握,坐陣在小山嶺後的大本營中。

皇都所在地承京中一兵一卒都沒留,全部二十萬大軍全部都部署在陣地上。三道防線有七萬餘人,小山嶺上部署有十萬餘人,大本營傅天增那裏還留有三萬餘人的預備隊。

大軍全部到齊五天後,聖主黃明下達了攻擊命令,全線出擊。

在前沿的攻擊部隊開始了炮火準備,在長達六個小時的炮火,飛機的輪番轟炸下,天齊國第一道防線陣地表麵上被夷為平地,所有的重機槍陣地,大炮陣地全部被摧毀。

炮火準備之後,攻擊部隊開始前進,坦克列成縱隊向前開進。剛才躲避炮火襲擊而躲到防空洞的天齊國的士兵又鑽了出來,他們拿著步兵反坦克炮向前進中的坦克開炮,擊毀了有幾十輛的坦克。但由於地麵重武器火力點被摧毀,得不到任何有效支援,越來越多的坦克開進了防線,很多人不是死在坦克的炮火下,就是被坦克上的機槍打倒。更多的人是不發一槍,等到坦克後的步兵打到時,開脆就交槍投降了。

第一道防線很快就被突破了。俘虜了一萬五千多名士兵。

在突破防線後,中華國的軍隊很快就占領了戰壕,停止了進攻。

兩天後,休整補充完畢的中華國軍隊向第二道防線全線進發,沿途摧毀了許多火力點。在第二道防線上,同第一道防線一樣,在強大的炮火和空軍輪番轟炸後,第二道防線沒有支撐多久便被攻破,俘虜了兩萬多人。在休整和充分補充後,二天後,聖主黃明的軍隊推進到天齊國防禦陣地的第三道防線。

在下達進攻命令之後,開始了炮火準備和飛機輪番轟炸。飛機呼嘯著衝向山坡上的敵軍炮群,試圖把炮群陣地全部摧毀。

這時陣地上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響了了起來,一時間天空中布滿了一團團的黑煙,還有許多飛機冒著黑煙栽了下去,一朵朵的傘花開在空中,那是飛機被打中以後跳傘的駕駛員。

看到攻擊受挫,聖主黃明命令停止攻擊。

一時間,戰場停止了一切喧鬧,隻有那到處冒著的黑煙和空氣中濃濃的、嗆人的硝煙味還在提醒人們這裏是殘酷的戰場。